|
|
|
|
2016-03-11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利用多种优势 布局养老产业 |
泰康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引人注目 |
|
|
|
|
|
|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问题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热议话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面对“银发潮”,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让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的养老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在逐鹿国内医养产业的众多资本中,泰康人寿表现突出。9年来,泰康扎根医养融合模式创新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2015年11月,泰康自建的康复医院在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落成,标志着泰康多年来探索、创新的“医养融合”模式正式落地。泰康借鉴美国“凯撒模式”,在养老社区临建康复医院,以“养老社区+康复医院”模式,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社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这种新的模式引起了外界越来越多的注目。 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占约20%,医养脱节的传统养老模式却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单一的养老机构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养老机构已成为我国养老的刚性需求。为满足老人对慢性病康复、急性病处置的刚性需求,泰康响应国家“医养结合”政策的号召,为其旗下养老社区配套建设康复医院。“一个社区,一家医院”是泰康对国家鼓励、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政策的实践探索,也是贯彻国务院“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指导精神的市场落地行为。 目前,泰康自建的燕园康复医院包括了社区初级诊疗、预防保健、急症处置、老年康复四大功能,为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提供超出传统疾病治疗范畴的多学科共存的医养融合服务,如多重用药管理、急救处置、单病种管理、家庭医疗等,为市场内的养老机构做出了示范性榜样。 当前,养老机构除了缺乏单纯医疗配套,在长期照护服务方面同样面临挑战。2015年,全国失能、失智老人已经超过4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百万的速度递增,失能、失智高龄群体的照护问题,将直接影响1亿多户家庭。专业医疗、康复、护理等相关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养老机构发展长期照护服务的“拦路虎”。 针对国内养老市场失能失智护理服务稀缺的现状,泰康创新地推出了“中长期照护”业态,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三合一资源,组建“1+N”多学科医疗护理团队,由原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带领资深康复专家、老年病专家、护理专家等人共同参与,为每位老人“量体裁衣”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落实360度全方位护理计划。 除了自建医院,泰康人寿也正在积极开展与公立医疗资源的合作。目前,泰康之家·燕园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安贞医院、中日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及绿色就医通道,还与全球顶级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建立了“全球医疗直通车”服务,以满足不同身体阶段的居民对专业医疗护理的需求。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介绍,泰康人寿对“医养”战略设定了三个发展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全国核心城市进行布局,建立以医教研为核心的顶级三甲医院资源。第二个层次是在泰康各个养老社区内都建立连锁康复医院,目前泰康首家康复医院已率先在燕园养老社区落地。第三个层次是参股特定的医疗机构资源,扩充以医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范畴。(于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