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04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裴大鹏:破解农特产品电商之困 |
|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94 |
|
|
|
|
|
|
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2015年“双11”创下了近千亿的纪录,然而众多销量翻倍的产品中却没有农产品的身影。农产品也似乎总与电商平台“水土不服”。与此同时,在以有量为代表的社会化销售,却为农产品打开了一条去中心化的销售新路。有量业务负责人裴大鹏表示,因地制宜、以柔克刚的微分销平台,将成为农产品广泛“触电”的新渠道。 如果光看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利润,很难不让人动心:威海青皮无花果,地头收购价每斤8元,电商平台零售价每斤35元。外行人拿计算器一算,一斤有27块钱的毛利,刨除费用,一斤挣10块钱,卖一万斤就是10万块,简直暴利!然而,蜂拥而至的电商平台却没能在农特产品上做出应有的成绩。数据显示,目前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超过31000家,仅有1%的农产品电商盈利。 在电商领域深耕多年的裴大鹏表示:电商依靠导流获利的“流量模式”,在信息沟通上与农产品的特性相背。电商平台向顾客推荐商品,主要依赖推荐位和搜索排名。淘宝主页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背后,都是高昂的流量费用。卖家如果不购买直通车或者推荐位,产品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网页前十页。对于西瓜这样的农特产品,消费者从文字+图片中永远无法了解“口感”“甜度”乃至“肉多”这样的信息。 与此同时,在产品分类上,农特产品属于非标生鲜产品。保质期短、运输条件苛刻、供货量有限,这些特性决定了电商平台单项传播、一维导流的电商模式下,大量农特产品无法做大做强。市场“只闻平台声,不见品牌来”的现象尤其显著。不少新农人在短暂的“触网”后,把销量和流量成本一核算:“几年淘宝等于白干。”最后,他们大都选择回归线下,做起了向水果摊供货的老本行。 作为在电商圈摸爬滚打十多年,并一手创立商派的电商老兵,裴大鹏清楚的看到了这一问题。他在2014年底创立了有量,希望激发移动互联时代下社会化销售的能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每个个体的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彰显,成为了一个新型的零售终端,也成为了一个社会化的销售渠道。有量帮助企业建立社会化销售渠道,同时也帮助分销商寻找到优质的农特产品。”裴大鹏表示。 社会化销售怎么搞定淘宝都无奈的农特产品销售?答案就在平台聚拢的这些销售者身上。新农人将他们的产品免费挂在有量这样的微分销平台,下一秒,遍布全国各地的社会化销售人员立即获得了完整的信息。他们可能是白领,可能是全职妈妈,甚至是三线城市的广场舞大妈,他们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来做销售。企业无需向他们支付工资,只需要在平台上对于各种细致问题进行沟通、样品进行发放。这些销售人员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近乎零成本的情况下,为企业开拓销售渠道。 其次,农特产品“尝鲜”的转化率在社会化销售的机制下也得到了提高。一个主营苹果的商家,原来需要在淘宝、京东上发放几万份产品,也不一定能换回几十个顾客的购买。在微分销领域,只要销售人员通过“试吃”了解了产品的质量和特性,就可以向他们的顾客进行宣传。这种宣传基于顾客对于销售人员品味的信任。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可能今天上午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电影票、分享影评,当天晚上就会直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裴大鹏说。 最后,新农人最关心的“品牌”问题,通过有量这样的“隐形”微分销平台,也可以得到解决。顾客从了解产品到购买乃至最终的产品食用环节。“有量”这一品牌均不会出现在顾客的视野中,取而代之的则是“鲜峰君”“农优一百”这样的新农人品牌。顾客之间口口传播的,不会是“我在有量买的樱桃,很不错”而是“我托朋友买的鲜峰君樱桃,很不错。”这几个字之间的差距,往往决定了新农人品牌的发展速度。 对于农特产品的未来,裴大鹏表示:传统电商平台不能帮助农特产品完成产品到品牌的进化。社会化销售这样的去中心化模式,才是农特产品跨越地域限制,打造民族品牌的最佳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