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2-24
2016-02-2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别把做慈善当“成本最低广告”

作者: ■乔志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89
    求求你,表扬我……2月16日,新文化报热线电话接到了一位张姓男子的电话,在电话中,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说了出来,希望能够报道出来。男子名叫张金彪,从2007年开始,张金彪已经资助了4名学生。据说都考上了大学。
    
    “做好事求表扬”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却可能有着不同的背景,能让人咂摸出不同的味道来。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河南打工小伙在深圳拾金不昧,自制锦旗找媒体“求表扬”。我觉得这是他的个人行为,虽然可能有一定的“虚荣心”在内,却无伤大雅。一个打工仔,即使出名了,也很难攫取到太多利益。而上边提到的那位张姓男子,情况却完全不同——他是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有自己的生意,很显然,假如他名声在外、成为公认的“大善人”,是可以招徕到更多生意、获取丰厚回报的。
    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做慈善,多多少少有着现实利益的精明考量。几十万元看似不是小数目,可如果拿来做广告,可能连个响儿都听不到。而如果通过精心策划拿来做善事,然后吸引媒体来进行报道,其所起的作用无疑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这类报道能给当事人及其生意带来的美誉度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对那些反反复复求表扬、明显有炒作倾向者,媒体也应有所觉察,进行更理性、更客观的处理,别让做慈善成了某些人策划的“成本最低的广告”。
    相对于餐馆老板“求表扬”,有些社会机构乃至政府部门的类似做法更值得警惕。上海闵行育苗小学校长阮小娟曾表示,社会捐赠活动过度追求仪式,让她深感“压力山大”,直呼“吃不消”。所谓过度追求仪式,实际上追求的无非是名利甚至是政绩。“只为炒作不为爱”并非慈善事业的应有之义,应予摒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