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2-18
2016-02-1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天津“十二五”期间利用外资增幅保持全国前列

作者: 【记者高鹏天津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42
    据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天津充分借助多重发展机遇叠加的难得契机,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主动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升,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开放载体建设扎实推进,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投资的重要汇聚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实际使用外资849亿美元,比“十一五”时期的367亿美元增长2.3倍,年均增幅达14.3%,利用外资增幅始终保持全国前列。
    天津市商务部门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天津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升;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开放载体建设扎实推进;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实施《面向世界500强企业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43家增加到163家,投资项目由396个增加到480个,投资总额由223亿美元增加到310亿美元。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后,招商引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截至2015年12月,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27家,实际使用外资47.2亿美元,合同外资178.9亿美元。
    制造业利用外资结构明显变化。“十二五”时期,外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集聚,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截至2015年底,全市引进超亿美元项目(含备案项目)77个,合同外资140亿美元,比“十一五”同期分别增长5.1倍、4.6倍。先后引进了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爱达汽车零部件、艾地盟生物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促成了西门子电气传动、伟创力电子等一批增资项目,拉动作用明显。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持续改善。“十二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442亿美元,是“十一五”同期的2.3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成为“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引资的新亮点,融资租赁业实际使用外资65亿美元,商业保理业吸引外资实现零的突破。
    “十二五”时期,西青、武清、东丽、北辰、子牙5家市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总数达到10家。出台并实施《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了全市开发区统计系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