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2-15
2016-02-15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创业 辽宁省工商联构建全面服务支持体系

作者: 【记者孙智程景亮沈阳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60
    “以制度设计为先导,以高等院校引进、改革为支撑,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辽宁省工商联建言,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形成全面支持创业创新的服务支持体系,打造发展新优势,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辽宁省工商联认为,当前辽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突出表现为对经济新常态适应性不足,经济发展缺乏新动力,在“十三五”期间,应培植创新人才土壤,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开放性、市场化流动配置,鼓励科研人员创业,促进科研人员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合理自由流动。对高校学生,可给予休学创业政策,保留学籍;支持各类主体创办科研机构,研究财政资助的民办科研机构和混合制科研机构的资产关系和管理架构,探索建立新型科研机构体制;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更加注重对创业型、研发型、技能型和非政策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特别是要注重企业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优化人才认定标准、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使政策更多辐射和惠及各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实现对人才群体的规模化集聚,并加强配套措施跟进,确保其能够在辽宁找到相应的创新土壤。
    据此,辽宁省工商联建议以培育创客群体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办好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吸引和培育创客群体,探索建立“国际学生创业流动站”,增强地区创新创业活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商业模式创造能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创业孵化组织,搭建优质创业服务平台。
    此外,辽宁省工商联还建议探索企业、研究机构共享共用市级创新平台机制,向社会开放公共技术平台,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建设面向创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产业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