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1-27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整体行业缺失服务体系与标准 |
黄华贵能否完成华丽转身 |
|
作者:
■本报记者周勇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09 |
|
|
|
|
|
|
已到古稀之年的黄华贵,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这套治未病的诊疗与调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面积地应用到临床之中,为大健康服务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当初搞发明,一门心思就让家人或朋友减轻病痛困扰,并没有想到有今天如此之大的影响,这些对接中医自然疗法的专用产品,惠及大众百姓的日常养生与保健,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黄华贵饱含深情地说。 年前,一家名为“利元厚福”的养生机构在义乌市开业。这家外表上与其它养生馆并无区别,走进去映入眼帘的“脏腑深层调查”六个大字赫然醒目,默默无声地诠释着这家养生馆志存高远的理念和目标,而它的主人之一正是黄华贵。 坐在记者的对面,这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自从踏入中医养生这一大门,便一发不可收拾。多年过来,他推出的艾灸床、清血机、悬灸仪等系列专用器械,在中医药大企业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所谓普通的产品,正渐进地促使中医养生这一传统领域发生一场悄然的变革。 提起与中医结缘,黄华贵一下打开了话匣。当年插队落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及阿拉善盟,当地农牧民时常犯头疼脑热、腰酸胃胀等小毛病,那时血气方刚而胆子也大的他,凭借着舅舅传给的一本《针灸秘籍》,对着穴位下针下灸。 赤脚医生的这一段经历,黄华贵终生难忘。每当看到农牧民病痛减轻的样子,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也就是从那时起,乐善好施、悬壶济世的思想植根于他心中,而后来爱人患上尿毒症、自己突发心梗不得不大量服用西药而导致的副作用,让黄华贵彻底走上了中医自救之路。 “那时,边研习《黄帝内经》等中医学典,边应用中医自然疗法调理。在老伴身上,扎针、艾灸、刮痧、拔罐都用上了,目的只有一个,祛除瘀堵,疏通经络。可未曾想奇迹出现了,老伴半年后下地走了路,两年后基本恢复了自理功能。“黄华贵回忆道。 也正是给老伴调理的这段日子,一向善动脑筋的黄华贵琢磨起来:传统中医疗法,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说,治疗周期漫长。倘若研制一些辅助仪器,将大量人力解放出来,并能将治疗效果快速放大,这岂不两全其美。 2007年夏天,黄华贵与天津的一个厂家合作,设计并推出了第一代艾灸床,并送给一些养生馆、保健店免费试用。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费了3个月送出的产品,谁都不敢再用了。后经了解才知道,因不懂中医医理,使用时顾客出现了诸如头疼头昏的不良反应。 找到症结后,黄华贵把此前只在泛泛弘扬中医文化,改为与中医自然疗法的讲授、产品培训结合在一起。如此接地气的方式,让产品有了大步入市的路径。随之而来,黄华贵和他的产品在业内名声鹊起。 然后,令人不解的是,如日中天的黄华贵突然改变了自己前行的轨迹,从一个中医领域的发明者、传播者竟然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店商人,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面对记者心中的疑虑,黄华贵并未马上作出解释,而是把记者请到理疗室。“多年下来,现在开店容易多了,一个技师一小时同时能够调理五、六个顾客,比以往的运营水平大大提高,这固然是可喜的,但整体行业缺失服务体系与标准,养生服务市场最终是做不强的。“黄华贵说。 业界都知晓,当下很多养生馆把中医“绑架”了,打着中医的旗号,却干着“挂羊头卖狗肉“之事,而发生人体伤害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感同身受的黄华贵,在前些年传播中医文化的过程中,已走访了上千家各类馆或店,真正掌握中医技法服务的却是寥寥无几。 建一个中医养生的服务示范店,这成为了黄华贵人生的一个新目标。去年下半年,义乌一个实力不菲的民营老板,慕名前来并诚邀黄华贵出山,在运营理念完全吻合的前提下,便有了在义乌市内稠江街上的那家“利元厚福“养生机构。 与众不同的是,这家店为顾客提供的是“脏腑深层调理与介面疗法”的特色服务:进店后,先对身体的任督二脉进行打通,使得气血相通;后在腹部进行推拿,排除浊气浊血,后做艾灸,通络脉补正气;再气归经络,对体质导入全面改善。 黄华贵常常思索,在整个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怪病难病接连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国人不知不觉已把药当成饭来吃,如何扭转这一关系未来国人大健康的严重态势,惟有强化祖国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独有优势,并让它成为呵护国人健康的助推器。 多年不断的潜心研究,黄华贵对中医学的解读已很深刻。他几年前对汗蒸弊端的论述,汗是血的变现,长期不分季节去蒸,3年下来,元气大伤而必导重病,这在当时触发了不小的争议。“作为中医王国,更需要对国人强化中医科普与文化。“黄华贵坦言。 已到古稀之年的黄华贵,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这套治未病的诊疗与调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面积地应用到临床之中,为大健康服务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黄华贵这个立志要做一个大写的中医人,这次能否完成华丽转身,让我们拭目以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