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27
2016-01-2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天下无欠薪”要过制度执法两道坎

作者: ■丁永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61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要求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工资行为,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无拖欠的目标。
    
    拖欠工资的情况非常复杂,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理仍未解决的,肯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虽然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告别欠薪也不像全面脱贫那么难,但仍不能低估其艰巨性。
    比如,拖欠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市政、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的行业,或者经过层层转包,或者用工形式非常松散。务工者大多是刚刚进城的农民工,或年老体弱,或缺少一技之长,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和法律知识,可能不懂得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很容易遭到欠薪。尤其是还有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带头拖欠农民工工资,让追讨欠薪变得更加困难。
    要实现“天下无欠薪”,还必须迈过制度和执法两道坎。比如,针对工程层层转包造成的欠薪难追责,明确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为加强工程款资金管理,要求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针对一些农民工务工分散的情况,提出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并对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公示。这些制度措施都有很强针对性,也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应加快推进实施。
    有好的制度,还要真正执行落实。尤其是在一些分散的临时的劳动关系中,对那些层层转包和原子式的务工者,这些劳动保障制度如何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还存在很多困难。还有,当农民工遇到欠薪问题,尤其是涉及政府投资工程时,负有监管执法职能的部门,能否主动履职,公正执法,也是一种考验。来源:《京华时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