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1-2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周黑鸭被“黑”该怨谁 |
|
作者:
■胡欣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0 |
|
|
|
|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披露,安徽宿州的两家"周黑鸭"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而湖北周黑鸭有限公司回应表示,涉事宿州两家周黑鸭门店为"李鬼"店,请消费者不要混淆。 “民以食为天”,不知不觉中竟然被“下药”了,公众的愤慨可想而知。当媒体纷纷痛批餐饮企业滥用罂粟壳的“潜规则”之时,周黑鸭躺着中枪之事却有被选择性忽略之虞。其实,山寨之祸害绝不亚于添加罂粟壳。相比较而言,“李鬼”现象更是由来已久,牵涉的层面更广、问题更深,绝不可等闲视之。 消费者遭遇“李鬼”固然是备受伤害,被侵权的正主也同样有苦难言,甚至常常蒙受不白之冤,倘若应对处置做不到及时有效,往往会陷于危机之中,遭受重大损失。然而,打击“李鬼”、保护知名品牌却殊为不易。来源:荆楚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