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22
2016-01-22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人民币长期贬值将损害中国地产商

作者: 【记者朱永康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35
    如果人民币汇率长期疲弱,在境外债务市场大量发债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将面临额外压力,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在近日发布的题为《人民币贬值将进一步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施压》的报告中如是表示。
    标普分析师廖美珊表示:“在我们对中国开发商的基准情景中,大部分发债人能够承受人民币汇率从2015年末水平再贬值10%的影响,但如果继续贬值,它们的评级将受到影响。这一重要水平在1美元兑换7.22元人民币。”
    如果人民币进一步且持续疲弱,那些发行美元债券或港元(实行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债券的中国开发商可能面临最大压力。由于这些开发商的收入、销售和资产都在中国且以人民币计价,再加上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因此,它们无法对外币借款进行自然对冲。
    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房地产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对于那些以港元为单位编制报表的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利息费用和利润将受到影响。对于那些以人民币为单位编制报表的企业,它们以外币计价的债务和利息费用将受到负面影响。
    但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强劲增长降低了人民币贬值趋势的风险。这是因为开发商已经能够在国内发行成本更低的人民币债券(通过公开上市渠道以及定向发售)。
    标普认为,规模更大且实力更强的开发商(即使外币债务规模较大)一般能够更好地抵御贬值风险。这些公司通常拥有更好的财务灵活度,如果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它们有能力处理外币债务。
    标普预计,长期来看,拥有大量外币债务的开发商将适应变化的趋势。而对于实力较弱的公司而言,再融资和流动性风险仍将对其信用状况至关重要。
    廖美珊表示:“我们认为,汇率变动将产生负面影响,但审慎的财务杠杆控制和流动性管理仍然是评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