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20
2016-01-2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扶贫大考中的农村之困

作者: ■本报记者王松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08
    
    2012年11月发生在贵州乌蒙高寒山区的毕节市5名流浪儿童惨死垃圾箱的事件再起波澜,再次引发人们对扶贫攻坚中的贵州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
    秀水模式冲击波
    2016年1月9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举行的大健康产业助推精准脱贫论坛上,汇聚了全国工商联第九届副主席、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重庆宗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左宗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广东圣丰集团董事长江南,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亿阳集团董事长邓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贵州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大咖以及贵州省内的知名企业家们,秀水模式成为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
    普定县秀水村,这个距离普定县城7公里的贫困村,因贵州兴伟集团的“秀水五股”精准扶贫模式而被外界频频关注。该模式设计利益指向每一个村民,为贫困群众提供了脱贫致富的保障。据了解,秀水扶贫模式以旅游业、农业产业为主,老百姓自愿以土地入股,入股土地收归集体所有,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运用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带领村民共同劳动。项目产生利润按照“秀水五股”进行分配。兴伟集团承诺,所有投资全部送给村民,公司不要一份股份、一分效益。“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带着有关部门到秀水村的几十户贫困户走访慰问。但今天这里已经开始可以接待游客,可以承办类似的大型活动,完成这样的转变,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普定县委书记方东深有感触地说到。方东认为兴伟公司的扶贫模式不可复制,但兴伟集团的桑梓情怀和责任担当完全可以复制。中国西促会理事长程路分析认为,兴伟集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光彩事业的主战场在农村,扶贫与大健康的结合这是贵州依托生态资源谋发展的关键,而扶贫同时也是民企转型发展的最大机遇,国家政策+企业+农民的模式运用得当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大”陷阱掣肘农民市民化
    近年来,贵州以非公有制企业对口联村助村帮村为主要形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助力智力支边工作方面,做出了不菲的成绩。通过整合“同心”工程等力量,采取“一企多村”、“一企一村”或“多企一村”的形式,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与村结成对子,进一步创新帮扶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帮扶发展、村企双赢的目标。贵州预计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产业帮扶脱贫265万人、专业就业脱贫70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30万人,剩余158万无力脱贫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实行政策兜底脱贫,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5)》对贵州农民市民化的成本与困境、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等给予了关注。该报告指出,随着外出农民工数量年趋增长,下列五方面陷阱在掣肘农民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工作指标“欠佳”、生活指标“低质”、交往指标“局限”、权利指标“缺席”、基本人权趋弱以及心理指标“边缘”等方面。
    “贵州扶贫攻坚已然全面打响。脱贫攻坚的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政策已清,剩下就是一件事,干。”去年底召开的该省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如是说,在这场大考中靠作风吃饭、拿数据说话、用事实赢得民心,以“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