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1-20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崇左平安建设:“六大创新”带来“六个第一” |
|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德见习记者容兴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43 |
|
|
|
|
|
|
刚过去的2015年,广西崇左市通过“六大创新”推行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综治考评力夺广西“六个第一”,连续成功打造“平安南疆”,为边关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日前在崇左采访时了解到的消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步伐的加快,崇左市已经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备受关注。针对这一特殊情况,2015年,在平安建设工作上,崇左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通过“六大创新”,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一是创新人防、物防、技防“三网联动”边境防控新模式。崇左在物防、技防、人防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创新防控平台,通过整合边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边境监控指挥系统和综治视联网,实现“三网联动”,进一步筑牢全市边境安全防控网络,稳边固边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创新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1234”工作措施。通过选聘村(居)民担任警务助理,实现警力不足民力补,创新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两站两员”(乡镇交通管理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交通安全专职管理员、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建设“1234”(一个牵头、二级组织、三个到位、四项措施)工作举措,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三是创新聘请外籍人员参与跨国民间纠纷调解机制。宁明、凭祥、龙州、大新等边境四县(市),共聘请了35名外籍人员担任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员,在广西率先设立了聘请外籍人员参加人民调解工作的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促进跨国民间纠纷人民调解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是创新“平安崇左一线工作法”。推行“人往一线走,事在一线办;排查在一线,化解在一线”的平安崇左一线工作法,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五是创新人民陪审员随机抽选模式。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国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创新人民陪审员抽选模式,按30%的比例从全市人民调解员信息库中随机抽选,体现了“特殊性”;按农业、非农业、教师、干部职工四类群体进行随机抽选,体现了“多元性”和“代表性”;合理确定随机抽选比例,体现了“科学性”、“合理性”。 六是创新检察机关视频接访、网上信访工作。崇左市检察机关围绕打造视频接访、网上信访为信访主渠道目标,在全市7个基层检察院派驻乡镇检察室创新开展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建设,将检察机关视频接访拓展到乡镇一级,进一步拓宽了边境偏远地区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快了信访案件的解决步伐,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效果。 在着力推进“六大创新”平安建设过程中,崇左市委常委会议先后5次专题研究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解决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崇左市关于深化网格化管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实施方案》、《崇左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深化平安崇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大创新”的推行实施,使崇左平安建设局面焕然一新,综治考评获得了广西“六个第一”的喜人成绩:一是2015年3月,自治区综治委公布2014年度平安建设(综治)考评结果,崇左考评总分排广西第一名,荣获“全区平安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连续6年保持广西第一名;二是6年来,全市群众安全感在连续4年排名广西第一、1年排名广西第二的基础上,2015年继续保持广西第一名;三是全市社会稳定动态八项工作综合总分在连续4年保持排名全区第一的基础上,2015年前三季度综合得分继续排名全区第一名;四是根据《关于表彰2013-2014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先进县(市、区)、综治委先进成员单位的决定》,崇左市荣获了“2013-2014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称号,总分排全区第一名;五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工作,是广西第一个实现全市城乡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的地级市;六是崇左市成为广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连续12年实现全国“两会”等重点敏感节点时期“五个坚决防止”和进京“零上访、零非访”工作目标的地级市。 在崇左浦寨从事边贸生意的浙商李良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2010年他已来浦寨投资,5年多的时间里,他感触较深的就是地方平安建设所带来的良好投资环境的变化。李良说,“平安南疆”让他决定加大在浦寨的投资力度,今年春节他将邀请一批外地企业家朋友来崇左过年、考察投资,在“平安南疆”中享受山青水秀风光和“一带一路”呈现的东盟商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