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1-2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铁路网络售票平台仍有诸多痛点 |
|
|
|
|
|
|
春运在即,铁路“抢票大战”再次打响。制贩假票再次抬头,倒票的“黄牛党”难以禁绝,同时“铁老大”的售票服务仍然频遭吐槽。 2011年,铁路部门开通网络购票渠道,各种刷票“神器”涌现,“黄牛党”也开始利用抢票软件,通过互联网囤票、倒票。随后,12306网站通过验证码、图片识别等进行拦截。2014年开始,铁路部门对每个账户名下的常用联系人进行了多次限制。今年春运前,铁路部门再次出台新措施,对注册用户进行手机双向验证。 “随着网络购票成为绝大多数乘客购买车票的第一选择,‘黄牛党’已从靠内部拿票的‘关系流’升级为‘技术流’了。”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说。 公安部门介绍,“黄牛党”目前常见倒票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多个12306账户和抢票软件套购囤积车票;二是利用QQ群、网络销售平台从事招揽、倒卖行为;三是利用经营实体掩护,私自进行代购或囤积倒卖车票。 此外,在火车票购买及相关服务上,铁路售票依旧有些无法绕开的痛点。痛点一:验证码难辨认。为防“黄牛”的刷票软件,12306验证码几经变化。曾经推出彩色动态识别码时,被网民吐槽“闪瞎了眼”。目前正在推行的图形识别验证码,也因为一些图形难以辨认而被指“没挡住‘黄牛’却挡住了普通购票者”。 痛点二:身份核验屡核无用。全国政协委员贾康不久前在微博上发文称,他收到12306信息称自己身份信息被冒用,需到火车站进行身份核验。但他连续到火车站核验几次后,都无法购买火车票,给自己带来严重不便。 痛点三:自选座位遥遥无期,信息化建设短板明显。火车票不能自选座位,是被诟病的问题。一些铁路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火车自选座位不像民航,难度太大。但孙章等人认为,难度大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到,关键在花多大力气多大决心去做。(吴涛樊曦贾远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