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14
2016-01-14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力促千户民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山西省民营办、省工商联联合举办全省现代企业制度培训班

作者: ■本报记者张华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536
    2015年的最后几天,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山西省工商联再次联合启动一项重要工作--举办全省首期现代企业制度培训班。
    这不仅是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工商联,对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再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和系统化推进,更是山西民营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强自身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迫切现实需求
    
    对于山西来说,民营企业制度建设的陈旧和滞后,成为了制约全省民营经济突破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要想破解这一困局,唯有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山西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1000户民营重点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基本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1020户企业上市、或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库。
体制弊端制约民企突破发展
    2015年9月1日,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王儒林在——破解山西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时,也痛陈山西民营企业亟须改变的种种弊病和痼疾。
    他在当天的会议中举例说,现在山西省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停留在个体制、家族制等传统管理阶段,不仅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一家不算小的民营企业陆续投资了50亿元建设项目,银行想给他贷款,但一看报表是手工填写的,就不敢做了。许多企业没有专业财会人员,有的连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都不清楚。至于股权不明晰、产权不明确的情况就更普遍了。民营企业有许多不愿意搞改制,认为搞成股份制,对企业的约束就多了,办一些事情就不方便了,这是短视。企业管理必须靠制度、靠体制机制,如果靠家长制、靠一个人管理,一旦这个人身体上或者什么方面出了毛病出了事儿,整个企业就有垮掉的危险,国内民营企业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事实上,近年来山西知名民营企业联盛集团和海鑫集团从民营500强到顷刻间轰然倒地就是最好的例证。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企业规模小,企业自身素质差,综合竞争力弱,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另一方面,产权单一化的民营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相互制衡的决策监督机制,充分聚合股东们的聪明才智,发挥董事会、股东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管,才能减少决策失误,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而山西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传统的家族式经营模式也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才能整合人力、财力、物力资本,真正实现民营企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改变。
    此外,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民营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决定了其在选人用人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经营层的近亲繁殖。
    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科学决策,规范内部管理,吸纳人才的自身需要。
    王儒林说“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改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下大气力、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出成效。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考察、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法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现代企业知识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和基本要求,激励、帮助更多民营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和客观需求,2015年12月20日,山西全省首期现代企业制度培训班正式开班授课,由山西各市民营办推荐的中等以上规模、有意愿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公司的重要股东齐聚一室,接受现代经营理念的洗涤,寻找或将彻底改变自身和企业命运的智慧之门。
    在当天的开班仪式上,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梁荣说,你们肩上担负着企业改制、壮大发展的重任,希望你们提高认识,主动学习,加快步伐,尽早登上资本市场的大舞台。
千户亿元民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截止到2014年底,山西全省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约920户,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72户,纳税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1户。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有效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山西省民营办和工商联从这些亿元企业中遴选出1000户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与引导。
    到2020年,通过培育企业、典型引路、政策支持,山西全省1000户民营重点企业按照《公司法》(2014年3月1日施行的第三次新修正版)的要求,基本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民营企业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新增民营境内外上市企业420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版及境外资本市场),进入上市后备库企业600户(完成股份制改造,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
    为完成这一目标,山西省民营办和工商联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譬如,采取现场会、大讲堂、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而提高广大民营企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作为这项工作中极其重要一环的培训任务,山西省民营办和工商联共同搭建起民营企业家培训基地,由省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及跨国公司高管等组成师资队伍,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考察、请专家讲课等方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体验式的专题培训,并且根据企业需求,量体裁衣,提供订单式、个性化培训。
    为保证这项系列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山西省民营办和工商联在对企业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工作指导方案,一企一案,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还建立起奖励激励机制和考核通报制度。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临生说,对积极参加培训、自愿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民营企业,省、市、县三级政府将在制度设计、专家咨询等方面进行经费补贴,并在企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人才资质等方面给予相关支持;对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政府将给予优先推荐,在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先惠及,在职称评定、资质升级等方面给予优先服务。
    在民营重点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也将纳入山西省政府对各市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当中,不定期通报各市规范推进民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政策、宣传典型、推动工作进展。
    杨临生说,2015年山西新增上市企业34家,是过去20年的总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到2016年底,将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条件,在1000户民营重点企业中进行评比考核,确认100户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示范企业,以典型引路,推动全省民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蓬勃发展。推进民营企业六个转变实现民营经济突破发展
    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实现全省民营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必然选择。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省民营办主任李武章说,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抓手,才能有的放矢。在这项工作的推进中,我们始终坚持着四个原则,一是坚持着眼于发展,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在民营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一企一策,防止“模式化”、“简单化”,绝不能搞“一刀切”;三是坚持尊重企业选择,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能否定“家族式”管理的体制;四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在企业体制方式的选择、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中,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同时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而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的“六个转变”,即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股份化转变,企业决策由个人化向民主化转变,企业班子由家族化向专业化转变,员工管理由雇佣化向人性化转变,企业经营由作坊化向规模化转变。
    李武章补充说,我们相信,通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宣传引导,培训教育,特别是通过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会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建立,也会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进而实现全省民营经济突破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