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14
2016-01-14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对大宗交易只字未提留下漏洞

证监会“减持新规”威力有限

作者: ■本报记者王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63

    1月12日,永贵电器、劲拓股份、慈星股份、明家科技、科隆精化、商业城相继发布大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计划。而自1月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后,截至1月12日的5天时间里,包括上述公司在内仅有9家上市企业公布了重要股东的减持计划。
    从出台的新规中可以明显看出,对于市场担忧的减持潮问题,证监会将关注点放在集中竞价交易和协议转让这两种减持方式上。5%协议转让的新规,几乎相当于堵住了协议转让的路子。5%的门槛意味着举牌,举牌后半年内不能卖,也就严格限制了大股东减持。此外,举牌后6个月内不能抛售,也就是说至少有5%的股份被冻结,市场减少了可交易股票,有利于稳定股市。而三个月减持不能超过1%,一下子堵死了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的通道,把大股东和众小散锁在了同一条船上。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实上,新政策的影响非常有限,各路股东还可以通过大宗交易等各种方法变相的实现卖股票的目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直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需要专业的申报审批流程。但如果是通过大宗交易,会有投资公司或私募主动找上门来,流程是极其方便的。因此投资者担心,大宗交易会成为重要股东减持的“后门”。
    但是,对于大宗交易这个重要股东主要减持途径,新规却“只字未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1月5日曾披露,”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而就在新证出台之际,多家上市公司就打了政策的擦边球。1月10日晚间,安妮股份披露,公司大股东张杰拟向方略资本、千合资本600万股安妮股份股票,比例为3.08%,其选择的方式就是利用大宗交易。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则表示,“不知道监管层为何留下一个漏洞,还是认为大宗交易过桥减持不会对市场带来冲击?大宗交易由于没有规定减持比例,就算找不到接盘方,也可以找个影子股东通过大宗先接过来,然后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从而绕过1%的限制,依旧会给市场带来压力。”
    兴业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到,根据机构投资者的反馈,他们担心减持新规“关了大门,而减持则从侧门溜走”,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之后,大宗交易接盘者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出,或者多次转手“化整为零”,最后仍反映为二级市场的抛压。这样的情况,事实上更加需要监管细节进一步的明确、完善,特别是对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保持密切跟踪,及时打补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