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06
2016-01-06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产业造血 多层共治

广东大埔县扶贫开发见闻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39
    烟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小洋楼骑山腰而居,水泥公路蜿蜒盘旋,白色的自来水管穿梭在山间。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长新村,广东新一轮“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战在这里展开。全县76个贫困村、7406户贫困户,基础设施落后成了影响当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长新村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长新村的对口扶贫单位,广东省质监局开启了3年扶贫开发规划,前后投入1600万元。“以前看天出门,现在随时都可以,路通了什么都不怕了。”长新村村民徐德泉说。经过前期调研,开发蜜柚、特色旅游等优势产业,优选潜力贫困户带头发展养殖产业等成为扶贫方向。
    在长新村村委会门口,“双到”扶贫榜宽大醒目,扶贫开发计划、目标、帮扶项目及照片、进展程度、贫困户的姓名、帮扶责任人等都公布在上面。
    作为白玉蜗牛的养殖示范带头人,徐锦河告诉记者,扶贫干部投入了20多万元帮他建立起3个养殖棚,并牵线蜗牛龙头养殖公司,由该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蜗牛销售。“2015年我养殖蜗牛已有约两万元的纯收入。”他说。目前已有13户村民准备养殖白玉蜗牛,“手里有钱、心有底气,未来才有盼头”。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构建“一核三元多层共治”的村民自治新机制为该村的脱贫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核”即村党组织,含村党总支等各类组织和工作领导核心;“三元”即协商议事会、村委会、村监会。“多层共治”,即行政村、自然村、农户积极参与日常治理。自治则是通过老党员,有威望、热心的村民建立“村公共管理协会”,搭建村民自我管理的平台。
    “讨论群众最关心的事,让村民为自己的事出谋划策,村民自然热情就高,也避免了拍脑袋决定。”大埔县湖寮镇委员会书记何政文说。
    (周强杨召蒙)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