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06
2016-01-06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证监会发声欲缓市场万亿减持之忧

称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作用并将不断调试完善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11
    【本报北京讯】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5日说,从4日市场情况看,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证监会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邓舸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邓舸表示,熔断机制对稳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对于“8日大股东减持股份政策到期后,会有1万多亿股份集中减持”的市场传闻。邓舸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虽然大股东股份的流通市值不小,但并不是都有现实减持需求。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完善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规定,对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建立减持预披露制度,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减持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引导其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途径减持。
    邓舸说,“这既可实现应对股市异常波动临时性措施的有序退出,又可防止大股东集中减持对市场造成冲击。”相关规定将于近日公布。
    事实上,近日已有世纪华通、天银机电等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相继作出不减持承诺或主动延长限售。
    与此同时,“增持行动”也在悄然展开。4日当天,中牧股份、浙报传媒、首创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行为。行业统计显示,去年12月初至今年1月4日,已有200多只股票获得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金额高于同期减持金额。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