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工商联: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企发展沃土

作者:
    近年来,文成县工商联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聚焦政企沟通、企业赋能与成果共享三大关键环节,以“亲清日志”破题、“文商学堂”赋能、“共富工坊”实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厚植发展沃土。
    “以前遇到审批卡点、政策疑问,总怕多头跑、反复问。现在‘亲清日志’从诉求记录到问题解决全流程跟踪反馈,企业干事创业更有底气。”一位精密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这背后,是文成县工商联对“亲清日志”机制的深度打磨。该机制记录企业诉求,构建“问题发现、分类处理、跟踪督办、效果回访”全链条闭环,明确涉企问题“分级响应、限时办结”标准。
    同时,文成县工商联联合县纪委监委,设立65家“亲清直通车联络站”,动态监测职能部门服务作风。2024年以来,累计实地走访商会、企业100余家次,涉企问题协调解决率达95.8%;常态化举办政企恳谈会12场,覆盖200余家企业,解决用地、融资、政策落地等问题50余个,实现“企业点题、部门解题、工商联督题”高效联动。
    面对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育需求,文成县工商联精准打造“文商学堂”培育体系,为企业家量身定制“成长营养包”。“文商学堂”携手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3期专题研修班,覆盖60余名新生代企业家,并延伸分层培育链条。同步建立“青蓝接力”导师库,2024年新增50余名导师入库,实现新生代企业家“一对一”导师帮带全覆盖。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同时,文成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华鑫金属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率先腾出车间,设立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吸纳40余名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2.7万元。在县工商联推动下,文成县已新建此类“共富工坊”20家,解决超1100人就业问题,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