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区工商联用服务温度促企业发展力度

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担当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作者: ■席昱梅

    “和平区的营商环境,体现在一次次高效的审批、一条条精准的政策解答、一项项雪中送炭的帮扶之中。我们企业经营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区域发展的重心真正落在了服务实体经济上。这种务实作风,为企业专注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气。”日前,在天津市工商联召开的民营经济人士思想调研座谈会上,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商会会长吴彤对和平区的营商环境以及区工商联的工作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深切的感触。
    据悉,今年以来,天津市和平区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主题,牢牢把握“民营经济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根本定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聚焦政企协同、代际传承、政策落地三大关键环节,持续拓展服务广度、深度与温度,以“三个拓展”为抓手,打造系列特色品牌活动,为全区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和平答卷”。
    提升服务能级“强引擎”
    “和平区工商联坚持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构建起‘区、部门、街道’三级联动的包联服务体系。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25名区级领导、300余名处级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大服务’活动。”和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贾金伟表示,今年以来,累计走访重点民营企业超1000家次。组织融资对接、政策解读、资源搭台等多元服务活动100余场,实现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全覆盖。
    在“下沉式”服务基础上,和平区工商联同步推进“精准化”对接与“常态化”保障。班子成员、执常委深入千家企业开展“和企同行”专项行动,倾听诉求、精准对接职能部门。走访市属商(协)会、异地商会18家,收集意见建议130余条,为政策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今年9月份开展的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第二期活动中,邀请各商会企业走进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为11家传统商贸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升级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拓展年轻一代成长之路
    “青年企业家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贾金伟表示,和平区工商联高度重视年轻一代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培基、培能、培风”三位一体,推动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
    2022年7月,和平区工商联建立区领导与青年企业家联系机制、青年企业家与青年检察官结对机制,深入开展青年企业家培养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议12条,为构建长效机制夯实基础。打造“青商夜谈”“信念领航”等品牌活动,举办理想信念报告会、专题宣讲年均10余场,组织粤港澳研修班,赴唐山、南通等地考察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在众多品牌活动中,“青商夜谈”尤为亮眼。定期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空间举办,以“轻松交流+主题分享”形式,邀请青年企业家围绕“创新突围”“品牌出海”“社会责任”等话题畅所欲言。目前,已举办8期,吸引200余人次参与,促成3项跨行业合作意向。
    “粤港澳青年企业家研修班”已成功开展二期,组织30余名青年企业家赴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参访深圳腾讯总部、华为松山湖研发总部等标杆企业与平台,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与创新生态,学员普遍反映“打开了眼界、激发了斗志”。
    和平区工商联副主席王刚介绍,培养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要注重精神传承,和平区工商联打造“青老对话”品牌活动。精心策划“听跟走·薪火传”系列交流会,邀请“果仁张”董事长陈敬等老一辈企业家走进青年商会,讲述创业故事、分享经营智慧。
    此外,“青商互访”“青企沙龙”等品牌活动也持续升温,全年组织跨行业互访12次,走进智能制造、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领域代表性企业,实现“看别人之长、思自身之变”,形成“比学赶超、协同共进”的良好生态。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让惠企政策“飞入寻常企业”,和平区工商联打造政策“直达车”,通过专题宣传片、微信公众号、楼宇群等渠道,每月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广泛宣传天津市及和平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确保企业“看得见、读得懂、用得上”,切实为企业“解渴”“输血”。
    “企业服务日”已形成“1+N”服务矩阵:每月20日为固定服务日,1个主会场设在区政务服务中心,N个分会场延伸至重点商务楼宇、产业园区。活动现场设置“政策咨询角”“金融对接区”“法律问诊台”,邀请税务、人社、银行、律所等专业力量“组团服务”。在5月的服务日中,现场为17家企业完成政策匹配,帮助5家初创企业成功申请创业补贴,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同时,构建多部门联动的诉求办理“高速路”。联合和平区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办、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优化问题收集、分类转办、闭环反馈机制,为27家小微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流程,分片区、分楼宇建立问题互通机制,累计收集问题线索100余条,协调解决50余项。
“区工商联开展工作,从来不坐等企业上门,而是经常主动下沉到商会、走访到企业。座谈会不搞形式,调研不走过场,真诚地倾听我们的困难与建议。无论是政策传导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是企业间资源对接的需求,他们总能记在心上,并积极协调推动。”吴彤直言,这种“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倍感尊重与安心。这种服务,是带着温度的,是对创业创新者的一份深厚情谊。
    “我们追求的服务温度,就是期望能够看到企业发展的力度。”贾金伟表示,和平区工商联将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奋力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打造现代都市典范贡献更大的“工商联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和平区工商联正以一个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服务举措,架起政企连心桥,点燃民企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