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拳脚”,打造商会改革发展“泉州样板”
聚焦“建机制、创品牌、强服务”三个层面精准发力
作者:
■俞凤琼
“各县(市、区)工商联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强功能、优结构、增活力、提效能’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商会改革试点工作。”日前,福建省泉州市工商联召开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泉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凯昭在会上提出,各县(市、区)工商联要携手打造商会改革发展的“泉州样板”。
何以打造商会改革发展的“泉州样板”?泉州市工商联聚焦“建机制、创品牌、强服务”三个层面精准发力。
泉州市工商联现有所属商会79家。2020年以来,共有10家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40家商会获评福建省级“四好”商会。全国“四好”商会占比近15%、福建省“四好”商会占比超过50%,这样的建设成效从何而来?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是引领商会规范发展的前提,也是培育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重要抓手。”张凯昭说,近年来,泉州市工商联围绕打造“四好”商会标准,一方面,从规范商会建设和健全商会制度入手,制定《“四好”商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管理办法》《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成立、换届流程》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商会党建工作,制定并印发《社会组织行业党委文件资料汇编》《党支部工作流程参考资料》等工作指南,按月确定活动主题,采取“12+N”的形式,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今年3月,“同心汇智·泉商科技大讲堂”第一讲举行,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围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应用》作主题演讲。活动由泉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联合主办,每季度邀请1位专家、学者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授课,旨在搭建泉州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加快培育一批政治信念坚定、创新能力强、战略布局远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爱拼敢赢的奋斗精神,是刻在泉州人骨子里的人文特质。带着这股精气神,泉州市工商联坚持“三位一体”,在打造特色品牌商会上“施展拳脚”。在深化教育培训上,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商会建设暨学习“晋江经验”商会会长研修班等活动,加强对基层商会和工商联工作的培训指导,帮助会员企业掌握经济知识和政策资讯。在宣传推广上,挖掘商会在思想政治引领、会员队伍建设、服务发展职能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典型案例,并策划开展泉商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基层商会说‘晋江经验’”等栏目,通过商会实际案例,诠释“晋江经验”的时代内涵和实际价值。在助力行业规范上,支持泉州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参与制定医用红外热像仪的产品标准编写,并应用于多家会员企业,新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推动泉州市汽车配件用品商贸协会成立“诚信供应商联盟”;引导永春县香制品同业公会联合国家香检中心制定9项团体标准,强化行业自律。
组织商协会代表赴义乌学习考察,加强两地商协会沟通交流;推动晋江拖鞋行业协会成立内坑拖鞋义乌站,推动成立义乌“中国白德化瓷”推广展示中心馆,推动成立义乌市石狮优品展销中心,形成“泉州造,义乌卖”模式,发挥商会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推动新时代山海协作战略,举办“专利引领智造·创新赋能未来”知识产权赋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活动,促成泉州装备制造业协会与三明高新区管委会共建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说起引导所属商协会聚焦需求导向提升服务水平的成果,张凯昭如数家珍。
商会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提升服务质量,赋能高质量发展。在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商会服务效能的同时,泉州市工商联聚力整合资源护航企业发展。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好18家商会调解组织认证,上半年调解案件86起。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民营企业法务部门业务培训会,帮助企业建立合规体系,完善内控制度。推荐安踏集团、晋江陈埭商会参评全国工商联企业治理现代化典型案例。联合市医保局举办医保政策宣讲会,为70多家商会解读政策新规,覆盖3500多家会员企业。
此外,泉州市工商联还聚力激活慈善力量,弘扬光彩精神。推动泉州市宁德商会、泉州市泉永企业商会等会员企业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慰问环卫工人、植树造林、高考护考服务等。会同市总商会公益委员会发起“夜暖刺桐”爱心餐项目,累计募捐资金数十万元。发动商会参与“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捐赠10万元,帮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