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架起跨国出行桥梁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2025年无锡锡山区电动车产业规模领跑增长。2025年1-6月,纳入电动车产业集群的企业共实现营收366.08亿元,同比增长24.8%;利润14.27亿元,同比增长62%。
    其中,电动车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拉动作用明显。2025年1-6月,锡山区“两车”行业实现进出口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进出口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进出口2.3个百分点,延续强劲增长势头。
    9月16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活动团队走进无锡锡山,亲眼见证一辆辆电动车经过智能生产线生产、组装、销售甚至远销海外,在这座“中国电动车之乡”,电动车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平均35秒下线一台电动车,每条产线一天内能够生产1500辆电动车。”雅迪科技集团车间工作人员崔聪表示,目前雅迪无锡基地园区内有14条产线,年产量超300多万辆。
    51个实验室、280余台高精尖设备是雅迪电动车质量安全的底气。据雅迪集团设备检测工程师张工介绍,雅迪检测中心成立于2014年,可以独立开展电动车的整车、电气装置及零部件机械性能等项目的检测,模拟车辆在现实环境中的使用场景。为确保每辆出厂电动车合规性、安全性,每辆车零部件需接受多次检测才能出厂。
    在“以旧换新”补贴和新国标带来的换购需求下,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29.5%。而雅迪上半年电动两轮车销售879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6.3%,稳居国内电动车销量榜首。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雅迪同步发力海外市场,双轮驱动谋求增长。目前,雅迪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终端门店数量超40000家。据雅迪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家中介绍,近年来,雅迪加快出海速度,目前已在越南、印尼、泰国等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垂直一体化运营。
    “出海”已成为电动车企业拓展市场份额的新密码。除雅迪外,众星、新日、安乃达等企业都在加快出海布局。截至目前,锡山已有雅迪、台铃等7家电动车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了14个海外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产品出海是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起点,而品牌出海才是赢得国际市场的终极目标。“雅迪要从单一走出去转变为做品牌再转变为做生态。”王家中表示,雅迪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建立生产基地,做到让产品性能真正地适应消费者。雅迪不仅仅要走出去,更要把供应链带出去,快速拉动电动车发展和周边产业发展。
    “我区现有10家出口规模超1000万美元‘两车’龙头企业。2024年,该10家企业共完成出口3.3亿美元,占全区‘两车’出口的55.0%,稳住了全区‘两车’产业外贸基本盘。”锡山区商务局外经贸科科长顾书豪透露。
    企业出海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打开销路?雅迪给出了答案。为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雅迪针对当地出行特点,推出针对性产品。“这款雅迪solo折叠机器人长按开关,随用随折,出行携带方便,仅重15公斤,有效满足欧美消费者周末短途骑行需求。”雅迪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助力企业扩展海外市场,无锡区将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发展,通过“专业团队+海外仓”“独立站+海外仓”等模式,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据介绍,无锡区自主培育的米丰国际通过“跨境物流+海外仓”模式,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跨境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