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禽业以科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从粗放散养到智慧鸡舍,打造畜牧业现代化转型样本
作者:
■金艳峰庄道秋
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一座现代化鸡舍中,数台巡检机器人正沿轨道平稳运行,借助高清摄像头与声纹传感器,实时监测鸡群的健康状况。这里是南京禄口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禄口禽业”)曹村智能生态蛋鸡场——南京市目前单体规模领先、人工智能设备应用广泛的智慧鸡舍,正成为中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生动缩影。
自2003年成立至今,禄口禽业实现了从粗放散养到全程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养殖的跨越。20年转型发展,成为中国畜牧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约化的典型实践。
从“菜篮子”基地到国家级示范场
禄口禽业的前身为南京“菜篮子工程”基地白云亭养鸡场。成立初期以农户散养和人工操作为主,产业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2003年公司正式成立,2008年迈出标准化第一步,实施鸡蛋全程质量控制可追溯系统,并建成江苏省首批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
随着消费市场对蛋品品质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持续推进产业升级。2013年,禄口禽业获评“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同年引进首条荷兰MOBA全自动蛋品分选线,日处理鸡蛋能力达30万枚,初步实现加工自动化。2021年,曹村智能生态蛋鸡场正式投产,采用八层层叠式养殖设备,实现喂料、供水、集蛋与环境控制全流程自动化。
作为江苏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禄口禽业长期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养殖技术与标准。参与起草多项农业农村部及江苏省团体标准,包括《畜禽粪便兽药残留全程管控技术规范》《优质动物源性肥料质量检测技术规范》等,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目前,企业自建基地蛋鸡存栏量达40万只,并通过合作协议带动周边农户养殖60万只,形成百万只规模的现代蛋鸡产业集群,有效推动南京蛋鸡产业整体升级。
智能养殖与绿色循环协同推进
2023年,企业再度升级养殖系统,引入蛋鸡养殖机器人和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图像识别、声纹分析等先进技术,机器人可实时捕捉鸡只行为异常、咳嗽等早期疾病信号,并经5G网络回传至云端分析平台。
“粗放养殖依赖人眼观察、人耳倾听,如今一切靠数据说话。”南京禄口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黑头向江宁区工商联调研人员这样介绍。该系统实现了对40万只蛋鸡的精细化管理和健康预警,显著降低疫病风险与生产成本。数据库采用自主研发的MYSQL存储方式,依托物联网技术,初步构建“监测—决策—执行”的智能闭环。
2025年,企业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示范,在禄口街道租赁复垦土地915亩,开展粮食种植与鸡粪全量还田试点,走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提升的新路径。同时,公司启动“南京蛋鸡产业化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液蛋加工车间、蛋鸡博物馆、工程研究中心及科普教育基地,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禄口禽业董事长陈贤华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生产一枚高品质鸡蛋,更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禽业发展路径。从粗放散养到智慧鸡舍,禄口禽业的转型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
“未来,禄口禽业将以科技为动力、以绿色为导向,推动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书写更多生动实践。”陈贤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