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动数据流起来、活起来

作者:
    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日,厦门市政府正式印发《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措施》),从数据基础设施、产业规划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维度推出16条务实举措。
    《措施》不仅涵盖资金支持、政策保障、场景供给的"三重护航",更明确了从技术实践到产业集聚、从数据流通到应用创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这份政策清单既立足当下产业难点,又着眼长远生态构建,为厦门数据港建设注入动力。
    筑牢数字基石,夯实发展基础
    《措施》将构建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放在首位,通过技术实践的激励与数据建设的支持,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措施》明确支持企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实践,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场景驱动、技术兼容、标准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每年将评选一批成效显著的项目,按不超过核定总投资的3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这一举措将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需求,《措施》鼓励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建设高质量的训练、验证、测试、语料等数据集,提供跨企业、跨行业的数据服务。每年将组织评选,同样按不超过核定总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此举旨在破解行业数据"碎片化"难题,为人工智能发展集中力量。
    为了让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产业,《措施》还鼓励各类企业接入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加快打造以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为核心,行业、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通过资源集聚、价值共创,让数据基础设施不仅"建得好",更能"用得好"。
    培育经营主体,打造产业集群
    《措施》从培育数据经营主体、培育产业创新企业、打造数据要素创新创业载体等多方面入手,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推动数据产业集群化发展。
    《措施》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推动形成涵盖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安全等全链条的生态体系。对于首次获评的省级标杆数据企业,每家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以此激励企业深耕数据业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针对创新型企业,《措施》推出梯度奖励政策,为首次入选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奖励,晋级企业可获一次性补差奖励。这一政策旨在精准扶持成长型企业,培育数据产业的明日之星。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措施》鼓励各区立足产业基础,建设数据产业集聚区、数据要素产业园,形成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对获评省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数据要素产业园的,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500万元支持。获评国家级的,分别给予最高3000万元、750万元支持,已享受上级奖励的给予差额补助。高额的奖补将加速优质资源向园区汇聚,打造数据产业的强磁场。
    此外,《措施》还支持数据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强化数据标注、合成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协同,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激活数据价值,加速流通应用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在于应用。《措施》从数据治理、交易、跨境流动、应用创新等方面入手,辅以安全保障与金融支持,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在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上,《措施》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支持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和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认证。对首次通过DCMM三级、四级、五级认证的企业,和首次通过DSMM二级及以上认证的企业,均给予奖励。这将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数据。
    为培育规范化数据交易市场,《措施》鼓励企业贴近市场需求,开发数据产品和服务,合规高效开展数据流通交易活动。同时,对提供合规认证、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的机构,年度服务达100万元的,按合同金额10%奖励,最高200万元。这一系列政策将激活数据交易活力,让数据流起来、活起来。
    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来数加工”“游戏出海”等业务,对首次通过国家数据安全监管部门出境评估、备案的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这将助力厦门打造连接两岸、辐射东南亚、面向“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的区域性数据港,提升国际竞争力。
    《措施》每年评选社会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每个奖励开发主体最高20万元。每年评选不超过5个数字应用场景优秀案例,每个奖励最高50万元。同时,对“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者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推动数据赋能千行百业。
    安全保障与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护航。《措施》鼓励数据安全企业拓展数据安全业务,丰富数据安全产品,促进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协同发展。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利率低至每年1.5%,财政贴息年度最高200万元。为数据产业发展系上“安全带”、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