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想引领、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与服务保障
山东莘县工商联持续激发青年企业家活力
作者:
■冯保忠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工商联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探索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新路径,聚焦思想引领、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与服务保障,持续激发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活力与创造力,助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思想“引力”,筑牢认同根基
加强队伍建设。莘县工商联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建立健全100余人的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成立莘县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吸收71名优秀代表人士。积极推荐优秀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前,全县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46人,2024年以来提交高质量议案、提案50余件,为莘县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红色主题教育。深度挖掘莘县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精心规划“红色研学路线”,组织年轻民营企业家走进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等地,通过追寻先烈足迹、聆听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切实筑牢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举办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莘情政企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党校教授解读国家政策、分析经济形势,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年轻一代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四个认同”,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加强企业家精神培育。举办“莘县优秀年轻企业家风采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表彰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组织“企业家精神传承分享会”,邀请老一辈优秀企业家与年轻一代面对面交流创业经验、经营理念,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2025年,举办分享会4场,覆盖年轻民营经济人士80余人。
平台“聚力”,拓宽发展视野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莘商联盟”等组织的作用,定期组织沙龙、论坛、考察学习等活动,促进会员之间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合作共赢。深化对外交流“朋友圈”,与烟台市蓬莱区商会缔结友好合作关系,选派2批次年轻企业家外出“取经”,学习借鉴先进运营模式与管理智慧。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搭建“莘情沟通”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县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和“莘情政企直通车”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莘情政企直通车”进企业、进商会活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党政领导干部与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面对面交流,开展政策宣讲、银企对接、操作培训、现场答疑,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搭建“双招双引”平台。积极组织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参加国内外各类经贸洽谈会、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捕捉市场机遇;组织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参与各类“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如浙商名企助力莘县“双招双引”、莘县(温州)高质量发展“双招双引”推介会等,通过活动拓宽视野、学习经验,促进合作。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桥梁,联合市内高校、职业院校与年轻民营企业家所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与院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走进高校”“新生代企业家互访交流”等活动10余次,参与企业超400家次。
政策“助力”,破解发展难题
强化政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率。举办政策宣讲会15场,发放政策“明白纸”4000余份,线上推送政策信息60余条,及时向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宣传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及时了解企业享受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强化“金融辅导”,增进银企合作互信。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优化首贷金融服务,与8家银行合作在政务大厅联合设置“首贷服务窗口”。联合县农商行打造“金融驿站”6处,派驻金融指导员12名,举办“同心强企”政银企产业对接会、金融对接会等活动4场,向莘县种业商会会员提供低利率授信额度1亿元,达成贷款授信意向客户16户,金额2550万元。
强化人才赋能,解决企业人才难题。在人才赋能上,莘县工商联积极与高校、职业院校对接,建立驻高校招才引智联络站、“聚莘情”驻长三角招才引智工作联络站及人才飞地2处。举办人才引进合作交流洽谈会、促就业线上招聘会,促成28家企业与相关专家学者签署合作协议13份,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
服务“添力”,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政策服务保障。开设“投资项目会客厅”,打造“青企护航驿站”,整合15个涉企服务部门入驻,为企业提供涵盖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政策兑现等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建立“上门服务、联合会客”高效惠企机制,选派资深服务专员“一对一”贴身服务重点企业,对企业进行深入走访,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和建议清单。
强化创新服务保障。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行动,聚焦种子研发、农业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帮助民企解决“卡脖子”问题13个。2024年以来,培育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家。
强化法律服务保障。联合县司法局组建以专业从业人员及律师为主要成员的“青企法治护卫队”,定期入企开展“法治体检”、以案释法讲座,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风险防控预案。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镇街商会调解为主,联合多部门对涉企案件进行调解。2024年以来成功调解纠纷65起,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为企业筑牢法治“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