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商会+乡村振兴”路径 激活发展新动能
作者:
■欧阳春香李济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从扶贫到振兴,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商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依托,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必须充分挖掘外埠商会、行业商会、乡镇商会等各类商会在产业培育、“双招双引”、就业帮扶、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优化“商会+乡村振兴”工作路径,推动商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进一步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建强商会组织,凝聚发展合力
商会党建是增进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共识的基础,是促进商会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
夯实基础。坚持“党建引领促会建,会建发展强党建”的理念,按照“商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思路,逐步推进商会党建工作全覆盖。对区域内行业商会,达到党支部组建条件的要全部成立党支部,暂未达到条件的则引导几个商会成立联合党支部,并积极推动各商会党组织按照“六有”要求和“四好”标准进行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和架构,切实提高商会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实现良性运转。
配强队伍。选优配强商会党组织第一书记,要推动商会组织进一步规范登记管理,深化系统改革,持续加强商会领导班子、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会员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商会党组织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强化商会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厚植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商会实现“党建强”与“发展强”的有机统一。
凝聚合力。注重将优秀企业家精神融入商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建设目标,推动商会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化企业间交流合作、抱团发展,以涉农行业商会建设促进农村相关产业兴旺,在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民生项目建设中有效凝聚服务保障、助推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商会党群共富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发展的“三链富民”党建格局,实现“建一个组织、抓一套服务、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发展目标。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发展动力
商会是政企沟通的“连心桥”、招商引资的“先锋队”、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服务企业的“贴心人”,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聚智、聚才、聚力”,在落实“两个健康”要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搭好沟通平台。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商会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多元化村企合作平台,一方面,推动商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市场拓展、联谊交流与项目引入等方面,找准自身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商会搭建的平台,通过开展政企座谈会、企业家沙龙等形式,听取企业需求与建议,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机制。要持续探索商会+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并加快制定、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商会与乡村两级的沟通渠道,畅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对接,保持密切联系,并加强项目实施监督,确保相关商会与乡村的合作措施落实落细、取得更大实效。
开展特色活动。积极组织参与“我为家乡引一企”等活动,为家乡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按照“商会+企业+就业基地+就业服务”模式,引导商会积极组织会员企业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调研,把企业的投资意向与乡村的优势资源有机融合,创特色建品牌,有效带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更兴、生态更美、农民更富。同时,进一步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企业家投身乡村振兴干事创业提供平台、打造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村企合作,努力实现村企双向奔赴、互利共赢。
引导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作用
参与度决定活跃度、贡献度。要积极引导商会及会员企业回归创建乡村产业基地,结合乡村资源和发展实际,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等为目标,打造一条“商会+企业+产业”乡村振兴模式,带领群众致富。
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产业结对帮扶措施,精细化开展帮扶工作,引导商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涉农项目建设,通过创新开展项目强村、商贸兴村、旅游美村、工业立村、物流惠村、帮扶助村等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推动企业将项目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转化为结对村的发展优势,全方位寻找产业富民突破点。
加强协同联动。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配合商会共同培育精品项目,鼓励引导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各个方面,通过共享党群资源、共建基础设施、共办社会事业、共育文明新风,实现受帮扶村的全面整顿转化,进而持续打造亮点品牌,形成规模效应。
持续发挥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开展商会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宣传活动,激发商会荣誉感、成就感,并通过商会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提高对乡村发展的信心和兴趣,扩大“商会+企业+乡村振兴”模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在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也要积极发挥作用,探索建立“村‘两委’+商会会员”的乡村治理议事制度和商会会员顾问制度,在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下,提供决策咨询、民情反馈、监督评议等服务,构建基层协商民主新途径,助力乡村善治。
(作者欧阳春香系江西赣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李济成系江西宁都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