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一日聚”为老年消费市场打开新思路

作者:
■王宸
    花100元不仅能吃两顿正餐,还能包下场地玩一天,享受舞厅、KTV、棋牌室等娱乐配套设施……据报道,一种名为“百元一日聚”的新业态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流行,这些餐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人均消费在100元至150元之间,除了餐饮之外,还有一站式娱乐活动。“百元一日聚”走红,为老年消费市场打开了新的思路。
    长期以来,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多集中在医疗、照护等“生存保障”层面,而老年人对社交、娱乐、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百元一日聚”的爆火,改变了传统养老服务逻辑,创造性地将餐饮与KTV、棋牌、舞厅等娱乐场景结合,构建起一个“轻养老”的公共空间。该模式下,老年人能够以较低成本参与社交活动,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这种从保基本到求品质的转变,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百元一日聚”迅速走红,原因之一是其跳出传统养老服务的内在逻辑,转向满足老年人对社交、娱乐的需求。这种将餐饮、娱乐、社交融为一体的服务,既解决了传统餐饮场所因追求“翻台率”而难以容忍顾客长时间逗留的问题,也解决了普通娱乐场所难以向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的问题。此外,这一服务模式打破了老年人“要么居家孤独,要么去机构养老”的二元选择,提供了新的可能。老年人可以在保持独立生活的同时,享受丰富的社交生活,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抚慰精神世界。从商业模式看,“百元一日聚”的核心逻辑是薄利多销。通过套餐预订降低食材浪费,利用餐饮业非高峰时段提高场地利用率,借助会员社群降低寻找顾客的成本,这种精细化运营模式实现了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同时,“百元一日聚”敏锐捕捉到了老年消费群体心理的特殊性。很多老年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生活,对价格比较敏感,又渴望有品质的社交生活。百元价位既在心理承受范围内,又提供了超预期的服务体验,很容易形成口碑效应。
    当然,“百元一日聚”要想越办越火,还需要更多匠心和巧思。例如,在服务设计方面,情感价值不可或缺。商家可以通过打造怀旧场景,或是积极承办同学会等聚会,唤醒集体记忆,将消费过程转化为情感体验。再如,老年消费者较为看中性价比,这对供应链管理与运营效率提出了要求,可推出“套餐制+团餐预订”服务,既能降低人均成本,又能减少食物浪费。还有,打破行业边界,除了餐饮与娱乐的融合,还可以尝试引入老年大学课程和防诈讲座等,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目前,“百元一日聚”所代表的银发消费创新远未触及天花板。随着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不断增加,老年群体消费的规模和潜力愈来愈大。当前,老年消费市场正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精神文化满足。老年大学、长者旅游、银发健身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但像“百元一日聚”这样兼具社交属性和性价比的服务仍然比较稀缺。
    进而言之,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成为需要被重新定义的“活力主体”。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消费市场的新机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保证“老有所养”到推动“老有所乐”,有关部门可以在政策层面给予引导,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服务,对打造老年友好场所给予一定补贴,让商业创新与社会关怀同频共振;谋求转型的企业也应抓住机遇,瞄准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在这片新蓝海里大展身手。
    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并非“廉价”与“实用”的简单叠加,老年人不只是需要照顾的特殊群体,也是有消费能力、有情感需求、有社交渴望的人群。老年消费绝非只是“便宜就好”,应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审美偏好、社交习惯和情感需求,瞄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增长,让更多老年人过上有尊严、有温度、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