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京东系资本版图或再扩容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京东集团拥有了旗下五家上市公司后,或再迎来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据了解,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
    这是京东工业继2023年3月、2024年9月分别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第三次向港交所上市发起冲刺。若此次IPO成功,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将再收获一家上市公司。
    京东工业的业务范围
    京东方面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京东工业是京东集团旗下面向B端的一家轻资产公司,主要为工业领域客户提供技术服务。2025年,京东工业则会着重扩充专业类目,包括激光雕刻机、工业无人机、智能叉车、高端仪表等。
    但对于其他相关内容,京东方面表示,在上市前期不方便说更多内容。
    公开信息表示,京东工业成立于2017年7月,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的子集团,次年成为京东一级品类。在收获中东财团巨额资本加持后不久,2023年3月,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一起,开启港股IPO的征程。
    据招股书表明,京东工业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工业品及提供相关服务获得收入。招股书还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亿元(人民币,下同)、173亿元和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净利润方面,2022年京东工业净亏损13亿元,但在2023年扭亏为盈,2023年其净利润为480万元,2024年为7.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践行全链路工业供应链数智化,京东工业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为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增效;致力于在供应链中打造一条链接供需双端、横跨不同行业、兼容不同类型物料的数字高速公路,让数据多流动、让商品少跑动,实现产业成本和效率的持续优化。
    经过多年发展,京东工业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截至目前,京东工业国际业务已为超百家中资企业提供伴随式出海服务,覆盖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泰国等国家。
    京东的资本布局
    据了解,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旗下已拥有京东集团、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德邦股份在内的五家上市公司。京东集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上市公司孵化器,更被誉为“上市公司制造机”。若京东工业此次成功登陆港交所,刘强东的资本版图将再度扩容。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京东工业这只潜伏在B端市场的巨兽,未来可能沿着垂直深耕-横向破圈-生态赋能的三级跳轨迹进化。当前其核心优势在于用数字化重构工业品采购的毛细血管,通过万仓合一的智能调度系统把螺丝钉采购时长从三天压缩到三小时。下一步或将发力工业互联网底层操作系统,把服务范围从MRO采购延伸至生产设备预测性维护、能耗优化等场景。想象空间在于打通工厂设备实时数据与供应链系统的“任督二脉”,比如当机床磨损数据触发自动采购刀具时,系统能同步调整物流路由和供应商结算周期。但要避免陷入系统越做越重的陷阱,需保持解决方案的模块化可配置性,毕竟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需求差异比消费品市场复杂十倍。
    京东集团自2014年上市后,刘强东就表示过“用更多的业务复制京东模式,再造一个京东。”,随后就开始着手以京东为孵化器,对细分业务进行分拆并推向IPO。
    近年来,京东工业逐步新增采购平台,并不断扩大上下游商业伙伴合作,与风帆电池、施耐德、长安汽车、富士康、紫金矿业、徐工集团等制造、能源、机械等行业的知名品牌达成合作。
    朱克力说,京东工业这类子公司独立上市后,管理团队能更敏捷响应工业供应链市场的需求变化,资本市场输血也加速了太璞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但这种模式暗藏隐忧,当各上市公司过度追求自身财报亮眼时,可能削弱京东生态的协同效应。更值得警惕的是,上市锦标赛可能诱导管理层追逐短期市值管理,而忽视长期战略投入。
    京东工业曾吸引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3年3月完成了约2.3亿美元A轮融资和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纪源资本、红杉中国和CPE等。IPO前,刘强东通过MaxI&PLimited持股3.68%。B轮融资完成后,京东工业的估值约为67亿美元。
    旗下上市公司布局迥异
    2013年,京东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先后在港交所上市,母公司京东集团保持对子公司的控制权。2023年3月,京东工业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自此开启分拆上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德邦物流在A股正式挂牌交易,同年7月2日,德邦正式宣布企业名称由德邦物流更名为德邦快递。2022年2月底,德邦公司内部宣布,京东已经完成对德邦快递的收购,京东将委派高层接手。
    达达集团2014年成立于上海,2020年6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2024年5月,达达集团全面融入京东生态,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
    不难看出,京东系的上市公司,以物流行业为主,并占据半壁江山。可见,京东对于物流的重视程度。
    朱克力表示,京东系版图持续扩容正在改写中国互联网竞争范式。京东工业这类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京东零售、物流等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将从商品流通向产业全链条延伸。工业客户的供应链数据反哺零售端的C2M定制,物流无人仓技术移植到工厂智能仓储,形成ToB与ToC业务双向赋能的飞轮效应。但生态扩张如同培育热带雨林,既需要各物种共生共荣,也要防范藤蔓过度缠绕导致阳光难以穿透。京东集团未来需建立更智慧的生态治理机制,比如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各上市主体间的价值确权与利益分配,既保持子公司独立作战能力,又不丧失集团军协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