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

激发商会活力 推动建设水平提升

作者: ■本报记者史晓芳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工商联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围绕培育中国特色一流商会组织的目标,认真履行职责职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激发商会活力,推动商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不断深化商会改革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党建基础
    鹤壁市工商联深化“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为主题的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联合市委统战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1+N”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引导广大商会和会员企业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谋发展。组织商协会开展“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等系列活动,组织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前往鹤壁市红色教育基地——“中原抗战第一村”浚县屯子镇裴庄村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感悟红色教育的时代内涵。截至目前,共举办理想信念教育活动56场,2750余人次参加。
    鹤壁市工商联全面加强所属商会党建工作,依托市工商联直属商协会联合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深入推进“两个覆盖”为重点,提升直属商会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全部22家直属商协会成立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100%。
    在实践中,举办多彩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商会负责人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专题党课,用党建工作的“魂”统领发展,让党组织在商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凸显。
    同时,深入推进清廉建设工作,选树5家清廉商协会和7家清廉民企建设典型,推动清廉责任到“人”见“事”,带动清廉创建以“点”扩“面”。
    加强服务指导 开展品牌创建
    为加强商会管理,鹤壁市工商联印发《鹤壁市工商联直属商会管理办法》,开展商会作用发挥情况综合评价及会长述职工作,引导各商会加强建设,强化服务职能,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为规范商会建设,加大在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经济领域中组建和培育商会力度,市会展业商会、市先进制造业协会、市纺织服装商会等5家商会先后成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高考升学期间,引导各直属商会深入开展“爱心送考”“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
    加强市内外鹤壁商会联动,在鹤壁市企业家节期间,邀请市外鹤壁商会负责人返鹤叙乡情、谋发展、话未来。鹤壁市汽车电子电器商会等8家商会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
    鹤壁市工商联制定“一会一品牌”创建活动方案,着力引导各直属商会结合自身特点,自主设计和创建有影响、有长效性的特色品牌活动项目,推动市汽车电子电器商会培育“行业引领”,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培育“红色教育”,市家具行业商会培育“党建示范”,市周口商会“爱心公益”,市会展业商会培育“品牌展会”等特色品牌。
    着力提升商会服务能级,培育和发展特色商会组织。指导市会展业商会举办2025会展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大会,在国内外举行会展,引导鹤壁市民营企业积极参展,通过搭建“走出去”交流平台,促进产销对接、产业对接。
深化“青蓝接力” 薪火相传共成长
    鹤壁市工商联深入实施“青蓝接力”导师帮带培养行动,选取14名具有丰富经济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老一辈民营企业家担任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导师,与15名优秀“年轻一代”结对帮扶,向“年轻一代”传授经营理念、创新创业的心得体会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技巧,全面提升“年轻一代”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帮助“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举行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参访鹤壁活动,邀请100余名省内外优秀青年企业家来到鹤壁,与年轻一代企业家共同举办“共话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和圆桌论坛。创新举办企业家“青蓝大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分享成功经验、创业创新故事,推动鹤壁企业家队伍薪火相传,启迪帮助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提升素质能力。活动每月1期,目前已举办5期,430余人参加。
    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为期8天的电子商务实操培训,120余名行业协会商会中的电商运营管理人员、网络创业者参加。组织100余名商会代表赴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推动民营经济人士树牢新发展理念、提振发展信心、开阔视野视界、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深化普惠培训,着力推动“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持续健康成长。线下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就企业财务管理、产业升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课题授课。线上围绕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更新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深入开展《战略定位与自动运转》《新质生产力与跨界创新的探索实践》《重塑业务架构实现数智化转型》等培训。
    据统计,截至目前,鹤壁市工商联共开展各类培训670余期,培训企业家2.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