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县工商联:
当好“助手”做实服务
作者:
■李运涛罗祖荣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工商联聚焦“两个健康”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为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政治引领
画好民营经济领域“同心圆”
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兴安县工商联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开展“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4次,组织开展线上学习12期,不断增强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创新活动方式载体。兴安县工商联先后带领100余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到南宁、桂林、河池等地考察学习,营造互促互进良好氛围,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社会责任担当不断彰显。兴安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县“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实施项目45个,投入和拉动项目资金约5亿元,为建成“华江九寨”、溶江镇五架车等一批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农村添砖加瓦,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兴安县工商联常委企业、桂林艺唯思皮具有限公司获评为2024年度粤桂协作优秀民营企业。在2024年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暨桂林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光彩行活动上,兴安县作典型发言。同时,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在扶弱帮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上持续发力,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等爱心活动,尤其是在面对2024年6月特大洪水时,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县委统战部的带领下,县工商联迅速组织,以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捐赠物资达41万余元,为全县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贡献积极力量。
聚力精准服务
当好民营企业“贴心人”
深化调研纾困。兴安县工商联强化主动靠前服务意识,持续到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梳理归类企业反映的问题,协调解决问题20余个。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兴安县工商联积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会同金融机构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小微企业270余家,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3次,推动农合行、中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为全县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8.92亿元。
破解法律维权难题。兴安县工商联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联系,配合开展“检察护企”活动,持续发挥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作用,成立“兴安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开展送法入企40余次,为企业化解矛盾纠纷6件。积极发挥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成员单位职责,会同人社部门就劳动合同签订、缴纳社保等政策开展入企宣传,积极构建劳动和谐关系。
夯实组织建设
凝聚工商联“向心力”
高效推进乡镇商会建设。兴安县工商联推动全县10个乡镇商会完成登记注册,其中7个乡镇商会成立党支部,助推民营企业实现“党建+发展”模式。4个乡镇商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商会调解进企业、解纠纷、促和谐。
发挥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兴安县工商联引导县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撰写政协提案40余份,其中获准立案交办36件,“关于解决兴安县工商业使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较高问题的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兴安县营商环境的提案”等两件提案入选县重点提案。
注重提升工作效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发扬全国、全区“五好”县级工商联优良作风,切实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民企”建设,打造了以广西联星卫视设备有限公司、桂林艺唯思皮具有限公司为亮点的清廉民企建设品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提高服务“两个健康”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
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县工商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统领,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日常走访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加强政治引导和价值观引领,县工商联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把他们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下一步,兴安县工商联将铆足干劲,守正创新,切实架好桥梁、拉紧纽带、当好助手、做实服务,全力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推动工商联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