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佛商大讲堂“新春第一讲”共探发展新局
作者:
■杨俏玲李周秦
新春伊始,广东省各地拼经济的号角声早已“吹响”。广东省连续三年,把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聚焦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佛山市提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五个三”路径:坚持三箭齐发、三链同构、三改联动、三产融合以及三企共生。
日前,2025年佛商大讲堂“新春第一讲”在美的集团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佛山市工商联(总商会)携手美的集团、广东南方日报经营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共同举办。
活动特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作主题分享,解读当下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为广东省佛山市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路径参考。参会的近200名企业家涵盖了佛山全产业链条,齐聚一堂共探民企发展新局。
张亚光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佛山高质量发展”为题,既解读政策深意,又结合佛山实际,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把脉开方。
“佛商大讲堂‘新春第一讲’既是贯彻广东省、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政企携手、共谋发展的务实安排。”佛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锡丰表示,“再造一个新佛山”亟须佛山企业家、商(协)会、各级政府、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企业要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商协会要做好政企对接“连心桥”,政府也将全力当好“服务员”,打造优质企业生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深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佛山实际情况,对佛山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张亚光说,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关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深入渗透到制造业等各个领域,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佛山可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专家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2025年的产值在20亿元-30亿元区间,但2029年有望达到750亿元的市场规模,2035年预计是3000多亿元。”张亚光表示,佛山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家们应该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赛道,积极参与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的生产。
事实上,这也正是佛山的优势。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他表示,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就在此诞生,整条生产线均由美的机器人组成,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零售营收已突破300亿元,拥有库卡、瑞仕格、高创、极亚精机等品牌,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方案、从硬件设备到智能系统的全覆盖,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美的机器人的成功是佛山推进机器人产业的缩影。
丁锡丰介绍,当前超百家机器人企业落地在佛山,仅顺德海创大族机器人制造城园区里,就集聚了近百家机器人企业,不管是重载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等领域,都有佛山企业的影子。2024年,全市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约65.22亿元,同比增长33.6%,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
此次佛商大讲堂“新春第一讲”为佛山企业家开阔了视野,也为佛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为制造业强市,佛山拥有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0万家工业企业。制造业在一轮又一轮技术改造中迭代升级,实现了由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奠定了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的底蕴底气。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将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立起来。”张亚光表示,对于佛山而言,未来发展的突破口要基于这一认知逻辑来寻找,佛山应充分发挥自身供应链和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实际上,传统产业一旦融入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便具备新兴产业的特征,拥有新质生产力的特质。”
大讲堂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出,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盲目跟风;另一方面,不能好高骛远,要紧密结合佛山的特色,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特色。具体来说,要找准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借助高科技,将数字技术、绿色技术融入其中。如此一来,既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佛山的优势,也能为佛山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专家主题分享环节,企业家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专家展开对话。佛山市家居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尧聚焦佛山传统产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提问。他提到,在国家推动大众消费的背景下,佛山如何借助国家相关补贴政策拉动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消费?同时,他还关注传统家居消费产业如何与科技创新融合,实现产业升级,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张亚光表示,消费需求会随着时代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而改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一老一小”将成为重要的消费市场。企业应敏锐捕捉这些变化,针对“一老一小”的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佛山的制造业,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先进的制造业,它都代表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准乃至世界的最高水准。只要有需求,国内肯定是优先选择佛山的产品。对于这一点,我对佛山很有信心。”张亚光说,佛山的传统产业已经加速转型,此外佛山的产品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华文供应链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南海集采平台董事长陈文华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企业出海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更多政策引导、资源对接和扶持措施,帮助佛山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标准差异,让企业在海外市场更具竞争力。此外,也期望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行业实现合规、高效发展。
讲座从经济史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阐述企业出海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是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正处于从适应国际标准向引领国际标准转变的关键时期,企业应积极把握这一机遇。
“佛山的产业定位与举措都非常准确,接下来要进一步强化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我们这次来到佛山,也是希望接下来能够搭建北大和佛山的交流通道和平台。未来我们将把北大乃至北京地区的顶尖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创新资源带到佛山来,能够与佛山企业的需求有效匹配起来,助力佛山这个国内顶尖制造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张亚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