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两个健康”主题 推动党建会建融合
秦皇岛市工商联以党建激发商协会活力
作者:
■席昱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工商联非公经济商(协)会党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党建聚合力,以活动助发展,坚持党建会建相融合,倾力打造“强化政治引领、携手共筑辉煌”党建品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持续增强政治引领
秦皇岛市工商联编印《党内法规和重要文件(部分)汇编》《“两新”组织党建重要文件资料汇编》,向商会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开展“送党组织标牌、送党旗、送党刊、送党务工具用书、送制度挂图”活动,奠定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秦皇岛市工商联创立“商会党员读书·大讲堂”和片区联合党课活动品牌,利用党校、高校和红色教育资源,举办大讲堂和联合党课22次,培训2万余人次。通过专家讲座、学习交流、观摩拉练等形式,秦皇岛市工商联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预备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学习培训21次,提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素质能力。
同时,组织党员到市委党校党员组织生活馆、抚宁艰苦奋斗教育基地和市玻璃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深化开展党性教育。每月通过党委党员学习交流群推送学习内容;利用“学习强国”、党委公众号、网络“精品党课”等平台,及时转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提升组织建设水平
组织建设和阵地基础不断夯实。秦皇岛市非公商(协)会党委现有43个支部358名党员,实现直属商(协)会党组织全覆盖。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率先建成集党组织培育、党员发展教育、党组织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委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党委所属党组织的公共活动基地和对外展示商(协)会党组织风采的窗口。
深入开展“党建带群建·同心促发展”活动,有30个商会党支部组建了工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中心,逐步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格局。指导加强商会党支部阵地建设,“六有”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达到100%,形成了江苏商会“离乡离土不离党、扛着党旗闯市场”、甘肃商会“红色秦陇”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党建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三个同步”,即新组建商会同步成立党组织、商会与商会党组织同步挂牌、党建工作同步入章程。坚持党建会建融合,推动商会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商会会长会议制度”“商会领导班子和商会党组织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坚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与商会负责人“一人兼”占比71.4%,党组织班子与商会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100%,新发展党员中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占比80%。坚持严格规范,建立实行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党支部工作手册》定期调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等制度。率先开通党费收缴账户,《党费自愿缴纳确认表》做法在全市社会组织中宣传推广。
典型培树和示范带动不断增强。秦皇岛市工商联加强星级党组织创建,各商会党支部全部参与“星火工程”创建,创建“五星级”党组织1个、“四星级”和“三星级”党组织各9个,在此基础上打造党建示范点7个。2个商会党支部被评为“省‘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3个商会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党委党群活动中心和3个商会党支部入选全市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活动基地,3个商会党支部列为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现场观摩点。
同时,积极推荐培树优秀个人,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为7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强化党员先锋意识,为150名共产党员企业(经营户)挂牌及签订承诺书;建立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连续两年为全体党员发放“政治生日贺卡”。
发挥引导服务作用
秦皇岛市工商联利用“七一”、国庆等重要节点,举办“民企心向党奋进新时代”文艺会演活动,指导支部开展集体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服务慰问、支部书记讲党课“六个一”系列活动,带领党员、团结引导会员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与党同心同向同行。聚焦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充分发挥商会优势资源,通过讲座和推送宣传时事资讯、行业信息以及党建会建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增强了党员、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同时,秦皇岛市工商联深入开展会员企业走访,充分了解掌握现状、优势特长、面临困难和目标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为会员企业发展“问诊把脉”,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信息、金融、法律、人才、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扶持,用实际行动为会员搭平台、解难题、办实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精准组织服务项目对接异地行,参与承办京津冀辽豫河南商会、京津冀浙江商会“走进秦皇岛”和全球吉商组织秘书长工作会议等活动,推动以商招商和产业项目建设。
此外,秦皇岛市工商联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引导商会会员投入各类帮扶和产业资金18亿元;集中力量抗击疫情,积极捐款捐物,参与物资保供和应急值守;引导投身文明创建,先后开展“关爱最美劳动者、我为创城做贡献”“绿色出行、让利于民、助力创城”等活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动出资扶危济困,经常组织参与光彩和公益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留下奉献足迹、展现民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