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第三股将登陆港交所。日前,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宣布2月12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后第三家港股上市的茶饮企业。
据悉,古茗本次IPO以每股9.94港元的上限定价,估值或达230亿港元。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资本市场给予古茗如此高的估值,展现了对其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双增
招股说明书显示,近年来,古茗财务数据相当亮眼。近3年间,古茗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古茗营收从43.84亿元增长至76.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30%;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达64.41亿元,同比增长15.6%,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
营收增长的同时,古茗净利润也实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古茗净利润从2021年的0.24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0.96亿元,3年增长超45倍;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20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率达17.4%。
值得关注的是,古茗现金流充足,优势显著。截至2024年9月底,古茗现金及理财产品余额达33.2亿元,经营现金流为11.3亿元。
古茗的业绩增长得益于“下沉市场+供应链+加盟生态”三大核心战略的协同效应。与其他茶饮专注于一线城市布局不同,古茗一直深耕下沉市场。截至2024年9月,古茗80%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40%分布于乡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古茗独创的“地域加密策略”在浙江、福建等8个省份实现单省超500家门店的密集覆盖,仅浙江门店便超2000家,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与品牌认知度。
此外,古茗还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古茗表示,已自建22个现代化仓库,覆盖全国17个省份,76%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配送半径内,确保鲜果、茶叶等原料“当日达”。
新茶饮头部集中化与上市热潮并行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从“跑马圈地”迈入“存量竞争”,品牌扎堆上市与市场集中度提升成为两大核心趋势。
记者梳理发现,新茶饮企业目前已有两家上市企业,分别是奈雪的茶于2021年于港交所上市、茶百道在2024年登陆港交所。不过,从这两家企业上市表现来看,股价承压明显,业绩压力大。
当前,新茶饮行业呈现出市场集中度提升、扎堆上市趋势,企业间竞争压力加大。在新茶饮上市浪潮涌动下,2025年或成新茶饮上市大年。截至目前,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已通过港交所备案,霸王茶姬、茶颜悦色也传闻筹备上市。
从新茶饮企业上市动作可以看出,企业融资需求迫切。据业内人士透露,茶饮企业在一级市场投融资遇冷,2024年新茶饮行业融资事件仅18起,企业亟须通过上市补充“弹药”,支撑下沉市场扩张与海外布局。
古茗招股说明书显示,2024年行业门店总数净减少1.8万家,古茗同店GMV(商品交易总额)微跌0.7%。古茗计划将IPO募资的20%用于品牌建设,25%投入供应链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新茶饮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品牌通过规模化与供应链优势构建起护城河。头部企业占据近半市场份额,按GMV计算,2023年蜜雪冰城市占率为20%位居第一,古茗(16.4%)、茶百道(14.8%)紧随其后,前五品牌合计占据超46%的市场份额。
“新茶饮行业的资本化与头部化,既是市场成熟的必然结果,也是生存压力的现实选择。”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在规模扩张中平衡品质、利润与创新,将成为品牌能否跨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行业内卷加剧下的突围之道
古茗上市不仅标志着其从区域品牌向全国龙头的跨越,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变革。在资本加持下,古茗能否在下沉市场与供应链领域构建更深的护城河,或将成为其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持续领跑的关键。
据古茗透露,上市后经营战略重心主要聚焦三方面:产品创新上,计划每年推出超百款新品,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2.6%,强化鲜果茶细分领域优势;国际化布局上,依托港股平台探索东南亚市场,复制下沉市场成功经验;股东回报上,上市前夕派发17.4亿元股息,并承诺2025年再派超20亿元特别股息,增强投资者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化成新茶饮新热点,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趋于健康化饮食,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应推出更多健康养生类茶饮品牌。例如,喜茶发布《真茶标准》,奈雪推出“零卡糖”系列,古茗计划将健康产品占比提升至20%。
此外,还应优化用户体验。一方面,打造独特门店空间,融入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元素,让茶饮店不仅是饮品售卖点,更是文化社交空间。另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搭建会员体系,根据会员消费习惯提供个性化推荐和专属优惠,增强消费者粘性。
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加强营销,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与热门影视、动漫、游戏等IP联名,推出联名款饮品和周边,借助IP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