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小额包裹出口需转变经营模式

作者: ■李富永

    如同社交平台TikTok在美国暂时获得一线生机一样,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经营的小额包裹零售业务,最近也经历了一场命运过山车——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暂停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征收关税。但没多少人相信这是长久之计。
    的确,这等于恢复了此前被取消的小额免税条款。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在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的同时,还取消了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
    与美国邮政因为技术原因对中国小额包裹承运业务先停运、后恢复一样,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执行小额包裹征收关税政策,并不等于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从此高枕无忧,暂停征税只是因为美国海关没有准备,面对堆积如山的包裹束手无策而已。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商品数量多、价值低,收税的确成本高、难度大。
    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关税豁免,是美国执行了数十年的一项海关政策,美国现在突然要取消,是中国跨境电商利用这项政策的便利做出了每年约800亿美元的大生意让美国眼红的缘故。包括TEMU、SHEIN等在内的电商平台们由此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平起平坐的新势力,并带动了国内无数中小跨境公司对美销售。
    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是美国政府这两年一直推动的政策。美国特朗普政府既然对中国整体商品加征关税,就不太可能单独对小额包裹这一项网开一面。每年800亿美元的销售额对应的关税也不是小数。因此,一旦美国海关建立起更完善的征税系统,暂停执行的政策很可能就会马上启动。
    届时,中国商家首先面临的是关税成本和物流费用的上涨。据介绍,关税并不是在0的基础上加10%,而是根据品类,在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征收平均20%税率的基础上再加10%,其中服装类最高征税可以到47%。而且卖家需要承担的不止关税,还有上涨的物流费用、合规成本。
    中国卖家之所以能通过电商畅销美国,主要靠的是免税以后的低价优势,一旦失去关税豁免,与美国亚马逊等平台相比,低价的优势将被大大压缩,商家也轻易不敢提价。因此,今后可聚焦高利润率的品类,或者低关税率商品种类。另外,在众多商家中,有许多是中小商家,它们在现金流和供应链上存在弱势,单靠销售竞争力薄弱,长远看来,需要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另外,关税豁免政策取消以后,带来的挑战还远不止价格,由于小额商品存在数量多、批次多的特点,势必拉长清关时长,进而降低物流时效性。遇到海关查验、订单延误,甚至有退运的风险。商家们还需考虑在美国当地建设和租赁仓储设施,对冲干线物流成本的增加。与寄国际小包相比,重量大的商品提前备货海外仓可以节省部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海外仓更具物流时效优势,能降低履约风险。
    不过,建海外仓本身也有风险,跨洋运输、仓储、囤货也都有风险,需要经营者有较高的抵御能力。总之,需要经营者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还要衡量经营美国市场的整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