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春节“年味游”这张文旅牌

作者: ■何翠云

    近日,携程发布《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年味游”正成为2025春节国内游游客的不二之选。春节期间,泉州、潮州、汕头、自贡、大同、兴义等小众目的地因“年味游”而热度飙升,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等地的预订订单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约4倍。
    “年味游”是以极具地域特色的仪式、习俗、技艺等营造浓浓年味,从而吸引游客的文旅项目或内容。“寻年味”成为春节旅游的一大趋势,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各地“年味游”也备受关注。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内容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等重点领域,让传统春节更具文化味与年味。
    据了解,各地文旅部门通过推出丰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让长途或短途游客、返乡的游子更具别样的春节体验。各地积极打好春节“年味游”这张文旅牌。
    据去哪儿网大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更多旅客探亲旅游两不误;从预订情况来看,蛇年春节旅客总量没有明显低谷,有望创下新高。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报告显示,2025年春运举家出行的比例有明显上升。携程数据预计,在蛇年春节出游的游客中,亲子家庭的占比将增至49%,订单量或同比增长75%。在春季举家出游、亲子出游不断增长的大趋势下,各地春节“年味游”这张文旅牌更显重要。
    从传统的年集、春联、贴福、守岁、舞狮、年夜饭、拜年问候,到现在春节旅游过年,“年味游”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过春节方式。“年味游”热度高的旅游目的地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各地的民俗文化,如安徽歙县鱼灯、江西婺女洲打铁花、四川阆中舞草龙、福建泉州簪花围、潮州英歌舞、延安陕北说书等非遗活动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据了解,各地还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推出了一批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烟火气浓的文旅活动。
    “年味游”除了能体验春节的氛围、了解当地的民俗之外,还能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传说典故等,当然,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也会吸引热爱自然的人们。如何让“年味游”既有年味,又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结合当前人们自发组织的诗歌春晚、国风服装春晚等,参与感、代入感、知识文化趣味性、心理共度、社交归属感等游客更高层次的年味心理需求仍需要被看到,也亟待被满足。
    总而言之,打好春节“年味游”这张文旅牌,既需要综合当地各种特色资源,也需要分析春节“年味游”出游人们各层次的需求,更需要“年味游”创新思路。据报道,不少年轻人热衷张罗“家庭春节联欢晚会”,有的举家租住民宿排演节目,有的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们说相声、演“变脸”。这就需要市场提供新的选择和体验。目前有的地方开辟了汉服专区,有的商家开发了新年专属家庭版“剧本杀”剧情等。此外,湖南长沙一家颇具“年味”的料理店,设有青年打卡区、许愿池,搭配创意春联和灯笼,用现代方式去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让年味儿更接近年轻人群体的需求。
    笔者认为,“年味游”既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契机,也是文化创新与新生的契机。各地打好春节“年味游”这张文旅牌,既是为当地文化树立形象,也是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