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银发经济含“金”量
银行业积极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丰富适老服务
作者:
■董潇
点击开户后进行人脸识别,再输入关键信息,几分钟就完成个人养老金开户;刷个脸就能付款,对我们这种总是忘记带餐卡又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代际更替,如浪相推。随着新一代老年人认知力、购买力、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迅速变化,与之相应的养老服务也在各个领域发生改变。积极发展银发经济,金融机构责无旁贷。通过打造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丰富适老服务等方式,银行业为银发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信贷投放
拓展银发投融资渠道
“有了建行资金护航,我们对‘养老产业’赛道更有信心。”看着新建生产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福建省石狮市一家生产耗材的小企业负责人感叹道。据悉,建行福建省分行了解到该企业扩大生产线后,第一时间进行对接,为其量身定制方案并高效推进审批。
近年来,养老产业获得信贷总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7家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超千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累计支持金融机构发放优惠贷款30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3%。
尽管信贷总量持续增长,但针对银发经济中一些大型项目资金需求体量大、回收周期长问题,需要长周期资金支持。此外,中小微企业项目由于可抵押、质押资产有限等难题,仍未有效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需利用多渠道拓展养老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信贷、债券市场、保险机构、股权投资基金等市场,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可以形成养老金融可持续闭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海全程玖玖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程玖玖”)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养老机构,在传统信贷逻辑下,这类机构很难获得融资。“民办非企业性质养老机构,往往缺乏有效抵押物,现金流也不充裕,还在探索长期稳健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模式提出新命题。”农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行上海分行主动对接联系多家像全程玖玖这样的养老机构,并实地走访调研养老产业情况,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与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联合推出一款养老领域专属贷款——“农银养老批次贷”,共同搭建符合上海特色、贴近产业需求的“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新模式。
中国银行研究院杨娟表示,金融机构可利用多层次股权市场与债券市场,拓展银发经济投融资业务。例如,支持业绩良好的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在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或挂牌融资,支持已上市银发经济企业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非公开发行但有转让证券需要的非上市银发经济企业利用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养老专项金融债券、养老主题金融债券等。
加大适老化改造
打造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永丰路党建邻里中心长者食堂,加装“建行智慧食堂”带来的便利,让年近七旬的王大爷赞不绝口。
聚焦老年客群在社区长者食堂就餐出现忘带餐卡、来回行动不便、排队等候久的痛点、难点,建行福建晋江分行为长者食堂定制“无感刷脸”支付、在家订餐服务、“老人助餐”服务等“智慧食堂”功能,适配折扣补贴等优惠活动,助力老年人用餐便利又便宜。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传统服务方式,扎实保障基础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完善适老设施配置、提升柜面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现金服务、推动客服热线适老化改造等。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曙光路和保俶路交叉路口的工行杭州曙光路支行,是杭城首家适老化服务特色网点。
为什么会有这个特色网点?这跟它所在区位有关,支行周边密集分布六七个社区,房龄普遍较老,老年人是网点主要客群。
“一条线网点厅堂服务”是这家网点特色助老服务,客户进门前,迎接他们的是一条便捷通道,如遇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会热心上前帮助推轮椅进入网点。有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的便捷取号通道,就是忘带身份证、银行卡也不用担心,用手机银行扫码,或者“无卡无折”也可轻松取号。取号后,厅堂智能服务机器会自动识别客户年龄,60岁以上客群接触电子设备会自动调节成大字版。网点厅堂等候区宽敞明亮,提示灯牌显眼,为避免客户叫过号而不自知,大堂工作人员便会贴心叫号。还开通特事特办上门服务,解决老年客户“出门难”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机构除针对老年群体特殊需要,从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精准推进适老化改造外,还应从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加强与提高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度和细分化程度。
夯实养老三支柱
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涉及从多个维度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养老金入市积极性。
引导中长期养老资金入市有助于夯实我国养老三支柱建设。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平婧指出,个人养老金投资是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个人养老金参与度、增长性和持续性具有深远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养老保障三大支柱,包括:第一支柱,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平婧指出,引导中长期养老资金入市,有利于增强养老资金收益来源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夯实我国养老三支柱建设。
而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大家也并不陌生。“企业年金业务,不同于普通业务,它扎根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工行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工行主动适应金融业态转变的重要途径。”工行养老金融中心负责人说。
为奋力书写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各家银行纷纷加快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建设,助力提升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水平。
作为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专家顾问小组成员,工行很早就开始进行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并全程参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和法规起草工作。
据了解,工行连续多年为杭汽轮集团提供养老金服务。据工行相关负责人称,合作以来,工行并先后引入风格多元优秀投资管理人以实现资金稳健增值。同时,提供线上线下9种查询方式,员工可实时了解自身年金资产信息,并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自助测算年金待遇、选择税优领取期数,提前进行精准养老规划。“养老钱交给工行管理,安全增值、领取便捷,我们很放心。”一位杭汽轮员工称赞道。
截至2024年6月末,工行浙江省分行年金管理规模超800亿元,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年金管理机构,其中受托管理规模超200亿元,年金托管规模近600亿元;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规模29.5万户。
(图)工行积极组织政策宣传,提升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认知度。工商银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