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宜春市工商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者:
■邹思明
为进一步促进“两个健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工商联与宜春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联合,在江西省率先创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据宜春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在宜春市工商联设办公室,选聘30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暨法治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公平、透明,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此举受到企业好评。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宜春市工商联与宜春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试行)》,构建五项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五项机制包括:健全完善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互通信息,收集意见,协调问题。健全全流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健全涉企行政争议快速处理机制,方便企业申请行政复议,解决企业合法诉求,依法快速实质化解争议。健全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引导机制,深入企业帮扶指导,查找提示法律风险,帮助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涉企执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为商(协)会、民营企业投诉、举报行政执法问题提供便利。
针对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执法事项较多的实际情况,宜春市工商联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市场监管领域执法监督联系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从建立日常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参与执法监督机制、建立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健全宣传引导帮扶机制、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明确协作部门沟通联系方式和工作内容,搭建工作联络平台,形成日常会商机制,规范合理处理好宜春市市场监管领域执法问题。
突出重点强化协同共发力
据了解,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宜春市工商联不断加强与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等单位协同对接,聚焦企业痛点、热点、关注点开展监督,特别是对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重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督。
截至2024年12月,监督员已参加听证会5次,组织随队执法4次,参与案卷讨论会14次,集中案卷评查2次,提出的15条监督意见建议被全部采纳,涉企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过程公开透明得到进一步完善,类案不同罚、过罚不相当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市县联动探索改革助企发展
宜春市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运行以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为此,江西省司法厅决定在宜春市万载县开展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改革试点。
在做好推进涉企执法监督工作的同时,宜春市工商联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法律服务,提升民营企业依法治企水平。
市工商联扎实开展“法律三进”活动,举行“涉企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企业涉法问题专场咨询”等活动,深入企业就常见法律风险问题进行讲解,邀请法官、检察官现场对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进一步推行“万所联万会”机制,宜春市工商联协调46家律所与171家商会合作。市县工商联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针对行业频发的违法事项,邀请执法单位进行普法。其中,高安市工商联创新思路,探索事前合规机制,重点对汽运产业和纺织产业的4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和合规指引先行先试,促进企业法律风险由“事后补漏”向“事前预防”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