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表现不佳 高鑫零售被出售
阿里资产结构再优化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出售银泰后不久,阿里再次出售资产。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公司已与德弘资本达成协议,将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的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业内专家表示,出售高鑫零售表明阿里巴巴重回线上的决心,银泰百货等传统零售成本负担明显,拖累阿里巴巴整体拓展节奏。阿里巴巴主战场应该在线上,线下市场作为补充是符合其战略逻辑的,砍掉线下传统零售业务相当于在抛弃一些负担。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板块探索了10多年,或许不会完全抛弃,一些新零售模式或许还会保留。
高鑫零售业绩表现不佳
高鑫零售2024财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347.08亿元,同比下降3.0%。下滑主要源自关闭长期亏损门店、淘菜菜及天猫共享库存等供应链业务。同期税后溢利为1.86亿元,同比增加5.64亿元,扭亏为盈。但从全年来看,高鑫零售的股东应占溢利为-16.05亿元,同比下降1572.48%,表现并不理想。
阿里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曹磊称,高鑫零售连年亏损,就像出售银泰百货一样,阿里巴巴可能需要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和新兴领域,例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以保持竞争优势。
“2024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态,认为传统的一些零售业务并不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事实上,自2020年阿里巴巴增持高鑫零售后,相关数字化改造效果并不理想。”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表示。
减轻新零售领域投入压力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当时阿里提出“新零售”做线上线下是正确的方向,但是从连续出售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的情况来看,阿里自身没有找到如何有效整合线下的方式。
“高鑫零售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视为线上线下融合的一次试探。但现在传统零售模式开始显现出弊端,高鑫零售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放缓。因此,阿里出售高鑫零售股权,以减轻在新零售领域的投入压力。”曹磊表示。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也表示,阿里之所以收购银泰和大润发这样的实体零售,在当时对于推动品牌入驻天猫、零售业数字化和即时零售创新模式在实体零售的落地有着巨大的价值。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强调线上、线下、物流融合,并提出“五新”战略,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以此为起点,随后张勇在担任CEO期间,积极推动阿里向新零售领域发展,主导阿里战略投资苏宁云商(电商)、银泰商业(百货)、百联集团(商贸)、高鑫零售(大卖场)、盒马鲜生(超市)等,并且孵化了喵街(银泰百货线上购物平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阿里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新零售”战略,毕竟其还拥有盒马鲜生、天猫超市等新零售业态。不过阿里正在逐步剥离与主营业务关联度较低或已到达退出阶段的业务,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优化其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