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大模型在共享和自治之间寻找定位
作者:
■李富永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近期多次发表的反对模型开源的言论,引起了业界诸多大牛异议。包括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等人,都表达了坚信开源的理念。
李彦宏近期两次谈及开源时,都提出了“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的结论。首先,他直言:“闭源模型在能力上会持续地领先,而不是一时的领先。”其后他进一步表示,“通过降维剪裁出来的模型,比直接用开源模型调出来的模型,同等尺寸下,效果明显更好;同等效果下,成本明显更低,所以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业界人士用中外科技界的重大开源项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反驳了李彦宏的认识,比如正是由于谷歌开源Transformer,才会有今天如日中天的OpenAl和GPT;Meta公司最近宣布,其新一代Llama3开源模型,共有80亿和700亿参数两种版本,超越了闭源的谷歌等模型,因此号称“最强大开源大语言模型”。最新文生图模型SD3可以在API中使用,参数量只有80亿,一个游戏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把它下载下来免费使用,而收费的Midjourney v6版本有限制,每个月还要收费数十美元,等等。
纵观全球众多业内巨头,开源几乎成为普遍价值。比如,搜索领域的龙头企业谷歌,开源是发展战略中的主要核心。“创新、生态、人才”三大战略,核心仍是开源。我国华为经过长期呕心沥血研发出鸿蒙操作系统后,立即宣布开源。至于国际巨头,这方面也不慢,体现的都是共享意识,追求的都是互惠互利,合作发展。
可以说,开源降低了科技开发后来者进入的门槛,让他们利用前人的成果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实现技术加速迭代。至于后来者最终能否回馈开源者,实现共同发展进步,那就更是可遇不可求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深耕互联网领域多年的李彦宏会认为“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这是因为大多数开源项目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在缺乏成熟商业模式支撑的情况下,往往营养缺乏,后劲不足。这很难不动摇开源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开发者而言,毕竟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不仅前期巨大的投资需要得到回报,而且运营期间仍然需要源源不断输血,因此沉重的经营压力很难不让开发者要兼顾经营需求。开源项目当然有最终得到商业回报的案例,但毕竟也存在较长的时间差。
而通过保留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获得收费资格,有助于开发者建立商业循环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这是商业者基本的权利,也是基本的商业伦理,不要把暂时的闭源都当成“铁公鸡”。
互联网开源,其共享精神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显著的进步。但是,各国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参差不齐,众多从业者状况千差万别,所以不能用互联网的高标准来对其进行揠苗助长,不能以道德的力量改造商业逻辑使其与自己整齐划一。提倡共享的潮流,也不能排斥包容的选项,如同尊重允许少数人权利一样,如同尊重生物多样性一样,人家有人家存在和拒绝的理由和权利,要允许个别和另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