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新发展仍需践行平等共享本质属性

作者: ■何翠云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基础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应用创新繁荣,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以及思维方式等,持续推动社会经济产业深刻变革。
    回顾互联网发展30年,搜狐董事局董事长张朝阳谈道,互联网的表现先是以一种媒体形式出现,把传统媒体搬到网上,这个媒体更多样化、更民间化,互联网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对中国社会影响是深刻的和全方位的,高度互通的社会变得很聪明。
    互联共享的互联网有着天然的媒体属性,早期互联网应用主要是媒介,如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后来发展为社交媒体,紧接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迅猛发展,再不断演进为当下火热的社交电商直播带货。近年来“互联网+”渐成热潮,产业互联网、智能经济、物联网等新经济兴起,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创新发展,产业不断壮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达2463亿元,同比增长7.6%,利润总额达169.7亿元,同比增长6.5%。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近10万亿元,其中9家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互联网迅猛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网民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第三次人类社会转型浪潮,我国互联网不断创新发展壮大。但随着网络流量红利消失,近年来互联网大厂裁人消息不断,互联网公司业务发展也处于胶着阶段。笔者认为,互联网创新发展仍需践行平等共享本质属性。
    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是生产关系的革命,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联合,联合可以改变生产关系。当代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以通信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和物流互联网为依托而形成的物联网,将极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消费者同时也将成为生产者和共享者,并最终可以促使商品和服务的边际生产成本无限接近于零,从而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一种协同共享的新型发展模式。
    的确,当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算力成为生产力时,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更是共享者。当我们提及大数据产业发展时,必然需要重新审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真正践行互联网平等共享的本质属性。未来网络不仅仅是网络公司的互联网,而应是每个人的互联网。
    早期网络公司的商业模式可以借助流量实现商业广告的价值,但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当下的流量又如何成为可开发的资源?从践行网络平等共享的属性来看,参与者亦可以是利益的分享者,当前商业思维或需要重新调整,即羊毛出在羊身上、羊也要分享收益,如网络内容制作者,也存在生产与利益分享的渠道,因此,当下的流量也将成为可以激活与深耕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网络与内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种深度融合,是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方向,网络的最终价值,如链接、联合与共享也将体现出来。
    未来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利用大数据了解市场信息需求按需生产、订单生产,这种智能柔性生产模式或将越来越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同时也将成为生产者和共享者。笔者认为,互联网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也是同理,充分遵循践行互联网平等共享本质属性,不仅将极大激发社会活力,而且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与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