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指导下,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的“绽放小蓝花,公益千万家”系列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日前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及特殊食品司婴配食品注册处相关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代表、协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分会轮值主席等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小蓝花”的科学认知、临床应用、科普宣传等方面进行交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主持会议并围绕特医食品行业现状和“小蓝花”实施现状及科普计划做了介绍。
据称,2022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首次提出应标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专属标志“小蓝花”。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通过严格的产品注册和监管,来保障特医食品的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临床营养支持效果;同时,也注重优化产品注册流程,增强产品的可及性,让患者能够买到所需的产品。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在进一步严格注册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鼓励产品研发创新,更好满足临床营养需求。截至目前,共批准175个特医食品注册,其中,特医婴儿配方食品49个,全营养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125个,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1个。
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寒在会上介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情况和老年人健康管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分会轮值主席顾欣鑫表示,目前特医食品的需求和供给尚不平衡,作为生产企业,不光关注产品高质量的研发,还有上市后特医食品进入医疗机构或是社区医院的路径问题,呼吁更多的企业代表和相关方广泛地科普特医食品去应对“银发经济”所带来的挑战。
活动最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司、新闻司负责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代表、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医生代表共同参与“小蓝花”系列公益手册及宣传海报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