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合发文 二十五条干货满满

金融全面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蒋元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明确相关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金融资源配置,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优化融资配套政策
    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通知》提出,要优化融资配套政策,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是一个具有新意的提法。"董希淼认为,《通知》将重点落在不断优化融资增信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上。
    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为此,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担和损失分担机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减少民营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
    星图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知》对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稳定民营企业资金预期,提升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做优做强。短期来看,国内经济继续复苏向好,需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扭转民营经济投资下滑趋势。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需要依赖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是经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将更好地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银行业主力军作用
    提高金融服务有效性和精准度
    金融支持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继续从优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其中,银行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董希淼具体分析,一方面,进一步优化银行机构体系,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大中小机构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多层次、差异化服务体系,在发挥好大型银行机构头雁作用的同时,发展好社区银行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推动中小银行更有能力和意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门当户对"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无论大中小银行,应深度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质效。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银行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民营企业时应保持可持续性,并依法合规审慎经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健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可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并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这将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释放市场机制活力
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和创新经济支持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董希淼认为,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比重。要下大力气深化债券市场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IPO和再融资审核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机制活力,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能力。
    "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可以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优化注册机制和推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也将提高融资服务便利度,为民企债券融资创造更好的环境。这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其创新发展。"江翰说。
    "除此之外,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是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注册制改革和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的效率和便利性。这将激发民营企业的上市热情,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江翰分析。
    《通知》还提到继续实施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将再贷款优惠利率传导到民营小微企业,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江翰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并根据经济形势进行适时调整,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