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
作者:
■刘天放
近日,“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引发网络热议,一度登上热搜。有网友质疑,国产羽绒服卖这么贵了吗?也有网友称,“随便你卖多少钱,我只买几百元的”“我99元的羽绒服也很好”。小雪节气来临,各式各样的羽绒服迎来了销售旺季。羽绒服的价格又一次引发讨论。
乍一看,“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显得很刺眼,难道国产羽绒服都卖这么贵吗?其实不然,所谓“卖到7000元”一件的国产羽绒服,仅是名牌产品的主力价位,“亲民”的国产羽绒服在市场上并没有绝迹。诚如网友所言,作为普通打工族,舍不得花那么多钱,而是挑选物美价廉的羽绒服,且市场上亲民价格的羽绒服甚至随处可见。
此外,也并非总存在传说中的羽绒服“好看的价格贵,便宜的不好看”这种现象。进入冬季,大家忙着御寒,羽绒服走俏,且价格普遍上涨。有些羽绒服确实很贵甚至贵得离谱,吓跑了不少消费者。不过,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件事。
首先,羽绒服涨价是市场行为,而且至少从目前看,国产品牌涨价很难说是集体“预谋”涨价,因此就无法定性为“垄断市场”行为。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有涨有降。只要符合规定,按照市场规律行事,明码标价,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属于正常范围。只要产品质量过硬,而且还有人买账,价高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妥。
其次,羽绒服市场近年来发展得比较规范,竞争也较为充分,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很大选择余地,各种品牌、各种价位都比较齐全。即使有些品牌涨价且价格很高,却也有价格比较亲民的品牌供消费者选择,并没有影响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况且,涨价且价格高的部分品牌也属于“价高质优”产品,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再次,国产羽绒服品牌不仅要在国内销售,还要走向国际,因此,国产品牌卖得高,还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如果涨价不符合规定,或者涉嫌垄断,那无疑是“自绝”于消费者,但这是另一个话题。总之,理性看待“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只要重视产品质量,善待消费者,无论何时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