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需求进一步释放
金融机构为养老打造财富管理规划
作者:
■李涛
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金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金融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着巨大潜力和责任来助力养老事业。
自去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来,个人养老金投资运作接近一年。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基金等机构的大力推广下,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已突破4000万。
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93家金融机构上线695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其中,基金149只,理财19只,保险62只,储蓄465只。产品持续丰富,风险特征差异明显,满足参与人差异化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保险需求进一步释放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普遍趋势,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发展建设养老金融市场已经刻不容缓。而保险机构凭借全面的牌照资质、出色的保险产品服务能力和长期险资管理经验,成为参与养老金融服务的先行者。
“养老金融作为围绕人民群众各种养老需求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宏观层面关乎养老保障事业建设,微观层面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养老金融不仅是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强的市场后盾。”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军辉日前表示,养老保险公司作为名称中带有“养老”的金融机构,是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展现出长期资金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独特价值。
养老金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以增加养老储备。日前,为稳步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相关业务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
业内普遍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从试点转为常态化,有助于推动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利好养老保险需求进一步释放。
从《通知》内容来看,首先,明确了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所有者权益、偿付能力充足率、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等要求。其次,规范产品设计,对积累期和领取期、领取转换表、保险责任、现金价值等做出规定,并对保险条款和费率统一实行备案管理;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账户管理。最后,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宣传和销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规范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等。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通知》利好养老保险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特别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可衔接养老、护理等服务,这将打通保险公司从为客户“赚取养老金”到“运用养老金”的长期财富管理规划。
业内人士预计,有30家左右险企满足条件可参与经营此类业务,随着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扩容,预计将有更多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推动个人养老金体系不断发展。
共建金融服务养老保障生态圈
养老金市场是金融业的巨大机会之一。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养老金需求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金理财产品,包括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
以个人养老金基金为例,作为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入市,可促进资本市场的不断健康发展和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正向循环。
数据显示,投资个人养老金基金3年或5年封闭期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有明显增长,华夏基金对此指出,“个人长期投资行为初显”说明制度设计对养老储备和养老投资行为逐渐形成正向引导。“个人养老金制度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投资行为,为资本市场,包括个人养老金融储备带来了良好助力,‘养老制度改变投资行为,投资行为塑造行业生态’的政策效果初显,长期投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表示,个人养老金业务从试行伊始就得到了广大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因此无论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方面还是推动相关金融产品的准入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一年以来账户和产品数量均有大幅增长,应该说是开了个好头。
麦静同时建议,个人养老金长远来看利国利民,为加强个人养老金效果,建议增加普惠性。“目前,个人养老金的优惠政策主要还是通过纳税人群的税收抵扣体现,而我国个税纳税人群占比并不太高,建议针对自愿加入的非纳税居民,在一定金额限制内按照个人养老金账户年度缴存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补贴(例如按照缴存资金的10%进行补贴,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200元),以激励更广泛的非纳税居民参与到第三支柱当中。”她说。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投资需要考虑不同投资者的特性,因此也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来进行有效匹配。为此,华夏基金建议:各参与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与服务融合,共建金融服务养老保障生态圈,发挥各类金融机构资源禀赋优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服务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金融机构自身跃升发展。同时,提高养老投资顾问专业作用发挥。“个人养老金投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参与过程需要一定的金融素养积累,普通投资者难以从容应对。建议大力发展养老投资顾问,基于买方视角,打造投、教、顾一体化的养老投顾服务解决方案,形成养老服务闭环,解决养老投资痛点。”华夏基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