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新规引导产业资本行为

A股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减持受限公司2530家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减持新规推出不出十日,上市公司减持公告已在路上。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终止减持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减持新规的出台,不仅是长期利好,而且利好重重。一方面,将有效改善市场资金面,引导产业资本行为,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稳定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利于为市场吸引更多增量资金。
    上市公司原计划的减持计划有了变动。2023年8月31日,拓维信息公告称,此前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新宇计划在2023年8月16日至2024年2月16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当时公司总股本的1%。近日,公司收到李新宇通知,决定终止本次减持计划。
    8月30日,智度股份发出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北京智度德普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关于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减持计划提前终止的告知函》,根据相关要求,结合上市公司具体情况,智度德普决定提前终止7月8日披露的减持计划。
    除了拓维信息、智度股份外,剑桥科技、汇嘉时代、金麒麟、中曼石油等多家公司均披露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
    过去,公司减持受限较小,不少公司股东及高管在抛出减持计划前,公司出现大幅度的上涨。8月27日,证监会宣布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要求,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3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3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此次出台减持新规进一步提高且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要求,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此次出台的减持规定与以往不同点主要在于减持资格的修改上,股东减持行为将严格与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挂钩。
    中金公司分析,本次证监会出台的减持新规对于短期改善市场资金面有较为积极的影响,这意味着未来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将出现明显下降。从具体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不符合减持新规要求的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是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
    “规范减持将改善市场资金面,引导产业资本行为。”中金公司认为,更重要的是,针对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减持行为的限制,也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重视分红回报,改善部分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行为,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根据Wind统计,此次减持新规实施后,A股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减持受限的上市公司有2530家,流通市值占比A股38.89%,减持受限行业分布相对均衡。新规之前,仅有创业板和科创板28家公司的控股人和实控人的减持行为受到普适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