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商联:建设民营经济强省“打冲锋”
作者:
■徐志南本报记者俞凤琼
最近,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利好政策不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吹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时代号角。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从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跨越突破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蓝图。从中央到地方,重磅政策的接连推出,有力提振福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和预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首次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写入文件,对工商联在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提出新要求。我们要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围绕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实施'八个一百'同心赋能促发展计划为抓手,推进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服务、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全身投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在福建省工商联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上说。
引领提升
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目标和精神支柱。当前,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投身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
参加福建省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薪火相传"主题培训班,50多名民营企业家如是表达投身民营经济强省建设决心。
着眼增强民营企业家行稳致远的信心决心,福建省工商联推进思想政治引领和素质提升双措并举。
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今年,福建省工商联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创新"六学机制""三方联动""三级协同"模式,精心组织读书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过举办党员论坛、主题演讲、现场教学等活动,引导各级工商联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商会负责人感悟新思想伟力、稳预期强信心。
在强化能力素质提升上,福建省工商联制定《2023-2027年教育培训规划》,创新实施助力重点民营经济人士"头雁领飞"工程、八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青年民营企业家接力工程、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瞪羚培育"工程等"四大品牌"工程。用好并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举办主题培训班,发挥"闽商讲师团"作用开展宣讲教学,引导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不断增进认同、增长才干。
"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是党中央赋予工商联的首要职责。"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晞表示,下半年,省工商联将推动市县工商联组织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教育培训规划》,深化"爱拼会赢促发展,同心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同时,联合省委统战部办好主题培训班,发挥"闽商讲师团"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发展信心。
创新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福建省工商联创新实施"'八个一百'同心赋能促发展计划",从强化科研成果对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企开拓市场等入手,助力民企创新转型发展,推动校企达成合作项目100个,收集闽商回归项目100个,帮助100家民企获得百亿元金融支持,整理入库"走出去"民企100家,继续发布民营企业100强,促成"万企兴万村"省级实验项目达100个,新增100家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就业招聘,组织100家以上民营企业开展东西部协作,赋能民营经济发展。
在福建省工商联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上,王光远号召全省民营企业家,要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开放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升发展质量,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途径。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创新增动能,以转型优结构,以开放拓空间,以共富为己任,坚定不移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技术驱动创新上,致力搭建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平台。今年上半年促成合作项目60个,下半年还将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州大学等对接,全年力争达成合作项目100个以上;开展"标准创新服务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活动,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培育33家标准创新型民营企业试点。
在产业支撑创新上,深化"闽商回归"工作,发挥省外闽籍商会作用,收集汇总55个新产业项目线索,涉及投资金额423.41亿元,开展签约项目"回头看"调研,帮助民营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引导民营企业在巩固现有竞争地位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或规划未来的产业选择,打破低水平竞争的固化思维,进入新的产业项目赛道。
在人才要素保障创新上,推进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民营企业人才库建设,已充实人才库信息34324条,人才初选库信息6628条,共40952条;全省组织评审并确认民营企业高级职称834人。
在金融要素供给促进创新上,推动金融机构与商(协)会建立金融"宣导员+联络员"制度,联合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为100多家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成27家商(协)会、民营企业与13家建行二级分支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金融赋能实体企业。
在法治供给服务创新上,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深化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建设,加强法律维权服务,受理民营企业涉法涉诉案件7件次、2件得到法院改判。全省共有740家律师事务所、721家所属商会和65家县级工商联建立"万所联万会"联系合作机制。厦门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经验、平潭"7.14"串标案入选首届中国企业法治建设创新典型。联合省公安厅开展护企安商"亲清八闽"为企服务专项行动等4个案例,获评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在开放合作驱动转型升级上,努力在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上见实效,与省住建厅共同举办建筑业国企民企"抱团出海"对接会,助推22家福建建筑业民营企业加快出海,组织近千家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与RCEP政策宣传、企业境外风险防范等培训班,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能力。
"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陈晞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工商联将在助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力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助力打造重信守诺的诚信环境、助力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助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以一流营商环境更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团结引导
鼓励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近日,福州市数字电商协会在"2023福州首届数字电商年货节"现场设立直播专区,20个品牌商户通过15场线上直播开展推广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超百万人次。福州数智运营公司建设的"数字侯官"项目,带动村民深度参与乡村文旅产业链发展,村集体持股分红超150万元。
在前不久召开的福建省"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上,福州市工商联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利用数字智慧平台串联乡村特色资源,为激活乡村消费市场提供有力支撑的创新举措,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福建省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中彰显担当。"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1853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兴村"总数2425个,实施"兴村"项目2963个,经营类项目投入100.02亿元,公益捐赠类项目投入94.34亿元。
福建省工商联将光彩事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天守集团捐资2000万元设立乡村振兴光彩基金,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厦门源昌集团捐资6亿元建设昌财学村、捐资25.5亿元建设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安校区。
福建省工商联坚持品牌化引领,以东西部协作拓宽"万企兴万村"行动覆盖面。先后开展民营企业边疆行,打造"闽商塞上行""光彩事业西藏行"等工作品牌,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此外,组织百家民营企业走进宁夏,福建省工商联捐赠300万元、厦门市工商联捐赠250万元、福州市工商联捐赠价值100万元的爱心物资助力宁夏乡村振兴。此外,组织民企结对帮扶阿里地区7个边境村,助力西藏昌都、新疆昌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