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显示,主要国家数字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或将进一步提升;202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5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8%;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这组数据不仅说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体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清晰反映了这样的趋势:当前数字经济的规模依旧不断增长,数字产业依旧势头强劲、活力充沛。
当前,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体现出规模扩张和深度应用两大特征。产业数字化规模增长的关键动因是产业存在广泛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工业、农业、城市公共服务、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都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拓宽行业发展空间。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提质增效降本,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推动各行业转型的同时,数字化转型应用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未来,如何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优中国产业数字化?首先,要在基础技术上实现突破,尤其要将数字技术的核心专利掌握在手中。当前,我国在这些领域依旧存在技术自主化短板,因此要增强对自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营造宽松包容的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数字应用创新要更多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应用深度要继续加大。同时,要利用好产业示范效应,可以通过建立“灯塔工厂”、数智化标杆企业范例等方式,打造一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盘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