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探索“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工作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保持在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
作者:
■王建云
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全面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2018年,浙江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指导宁波开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新试点,探索形成“1+3+1”宁波模式,有关做法获得全国统一战线实践创新成果奖、入选中组部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在此基础上,宁波又率先探索“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改革实践,不断牵引升级宁波模式,推动宁波营商环境持续保持在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促进宁波GDP连年攀升至全国各大城市第12位。
创建亲清政商关系宁波模式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试点工作,出台《践行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1+3+1”宁波模式体系化创建、一体化推进、实效化运作。
“1+3+1”宁波模式中,第一个“1”即制定一份党政干部和企业家之间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宁波市近年来先后进行3次迭代更新,建立党政干部“七个参加”正面清单、“六个杜绝”负面清单和倡导清单,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六个要”正面清单、“七个不得”负面清单和“十个争当”倡导清单。
“3”即建立政商联系沟通、容错免责及评价监督等三项长效机制。分主题、分需求、分类别定期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推进政商良性互动、企呼我应。对党政干部在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等“五个方面”情形,从初衷、程序、结果、纪律等方面明确容错免责条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2022年,宁波为135名干部澄清正名。
第二个“1”即建设清廉民企、亲清家园等一批平台化、一站式惠企服务载体,实体化运行93个亲清家园平台,发挥政情恳谈、政策宣讲、信息沟通、关系协调等功能。2019年发布《宁波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评价标准(试行)》,2022年至2025年实施清廉民企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创建清廉单元291个,打造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特色带”“标准系”。
设立“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宁波2019年开始探索“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可操作、能感知的评价体系,并在10个县(市、区)、开发园区推进两轮试评价。从试评价结果看,“亲清健康指数”较为客观反映各地践行亲清政商关系的整体水平、比较优势和短板不足,对各地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能起到“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今年以来,宁波市坚决执行浙江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动员令,根据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关于“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的具体部署,再次迭代拓展“亲清健康指数”评价体系,形成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引擎、新动能。主要开展体系迭代、范围拓展和指数发布工作:
完成评价体系迭代。坚持“两个健康”目标导向,新增“亲清健康”总指标,用于评估民营经济数量、规模、质量以及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社会贡献、社会形象情况,并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小微企业融资等热点难点针对性设置评估指标。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亲清健康”“亲近关系”“清廉关系”)、6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37项四级指标组成,包含量化指标38项、满意度问卷指标7项,涉及职能部门26家。
实现评价范围拓展。在评价10个县(市、区)基础上,向上拓展至从市本级(含前湾新区和国家高新区),向下延伸至15个重点乡镇,并专门设置重点乡镇指标体系,实现市县乡、点线面全覆盖。
推进评价指数发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亲清健康指数”评价工作,综合分析研判全市亲清政商关系情况,推动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纪念宁波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大会,首次发布宁波市“亲清健康指数”。
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牵引构建的亲清政商关系“1+3+1”宁波模式,厘清了“政和商”、促进了“亲和清”,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是促进“两个健康”集成改革的有力牵引,也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有效抓手。
推动政商关系实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正循环。以“三张清单”为规范指引,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真心实意回应民营企业关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22年,全市举办政企恳谈会等活动33场,面对面解决涉企问题309个,为企业降本减负585.7亿元,通过迭代“甬易办”等应用场景兑付惠企政策资金432.5亿元。
推动民营企业强化光明正大、诚信经营的责任感。宁波市以清廉民企建设为主阵地,发挥民营企业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广大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同党委、政府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营造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的宁波氛围。其中,博威集团建设清廉民企“510”工作标准范式,通过练好企业清廉内功,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治理结构。2023年3月以来,宁波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持续位列全国第一。
推动党委、政府打造担当作为、勤廉并重的新高地。以发布“亲清健康指数”为监督激励,宁波通过具体量化,对各地政商关系精准“画像”,展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刻画党委、政府服务效能,引导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敢闯敢干,激励党员干部“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例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通过第三方监督评估程序对23家涉案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建立全国首个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受理处置投诉事项1000多件,满意率100%。
开展亲清政商关系创新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宁波模式符合中央决策,符合浙江省委部署,也得到民营企业大力支持、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肯定。今年,全国市县工商联负责人培训班和浙江省乡镇街道推进会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到宁波交流借鉴,“宁波模式”得到广泛认同。
下一步,宁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将继续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紧扣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亲清政商关系标志性成果,为“两个健康”集成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供更多宁波经验。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