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工商联通过积极走访该区市场监管局、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并组织对接活动,全力推动东北地区首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旅顺海带)质押融资落地,使地理标志企业获得集体授信,破解地理标志质押评估难、业务办理难、融资难等难题,为旅顺海带等特色产业在社会融资方面探索一条使用集体商标融资的新路径。
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工商联、市场监管局、旅顺口区政府等单位的积极推动下,由大连市旅顺口区工商联、大连银行、旅顺口区藻类协会、中奥丰汇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办的东北地区首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签约仪式上,“旅顺海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属单位旅顺藻类协会,同大连银行旅顺口支行、中奥丰汇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签订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协议,大连银行旅顺口支行为旅顺藻类协会会员单位整体授信3亿元人民币,并与6家用标企业签订了5500万元融资意向。
据了解,旅顺地区因为海水温度低,海带生长周期长,海带体长而宽,叶片厚,颜色正,褐藻胶、甘露醇、碘等成分含量高,食用时口感软糯,品质在福建、山东、辽宁省三大产地中是最好的,营养价值也最高。2009年10月,“旅顺海带”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
为促使旅顺海带生产质量高标准,同时为生产企业合法有效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识提供衡量依据,2022年10月公布实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旅顺海带》团体标准。
旅顺藻类协会是旅顺海带地理标志的权属单位,享有专门管理权和管辖企业使用标志许可权。协会现有会员企业54家,核心企业有大连盖世食品、大连海宝水产品等企业。按照协会管理规则,藻类协会会员单位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须要与协会签订使用合同后,向国家商标局进行许可备案,备案通过后再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带有企业唯一识别码的电子标志。
由于旅顺海带产业用款周期较为集中,资金需求量大,而养殖区域、加工区域大部分为租赁海域和临时建筑,在融资环节中不能作为抵押物,因此海带养殖企业、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旅顺口区工商联在深入调研中发现以下问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混乱,大多数旅顺当地藻类企业对地理标志缺乏认知,没有认识到地理标志的重要性和商业价值,市场眼界不够开阔;山东等地的海带加工企业购买旅顺海带,深加工后贴山东海带标识,当地企业只赚到初级加工的加工费,海带全产业链深加工做的不精不细,品牌意识不强;“旅顺海带”品质在国内、国际首屈一指,但是品牌价值、品牌影响力方面比较弱,多媒体、多途径宣传推介做的不到位;“旅顺海带”行业标准推进较慢,产品包装不统一,还存在很多外来采购商自带包装的现象,影响旅顺海带的销售价格;“旅顺海带”产品存在批发商低价收购、高价卖出问题,自主产品没有控价权。
对此,旅顺口区工商联提出五点建议:
藻类协会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行业标准的推广和落地实施,强化准入条件,加强地理标志规范使用。
做强产业,树立使用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形象,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旅顺海带产业链,让其他企业能够真切认识到地理标志使用后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形成旅顺海带发展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定价权。
加强推广、完善“旅顺海带”品牌。通过网站、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旅顺海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高旅顺海带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监管,做好旅顺海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工作。协会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作用,积极维护协会企业利益,联合市场监管局进行执法检查,针对部分企业用标不规范的情况和违法使用“旅顺海带”地理标志的情况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品牌声誉、提升品牌价值。
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协调申请政策扶持。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开发市场。
旅顺口区工商联通过积极走访该区市场监管局、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并组织对接活动,全力推动东北地区首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旅顺海带)质押融资落地,使地理标志企业获得集体授信,破解地理标志质押评估难、业务办理难、融资难等难题,为旅顺海带等特色产业在社会融资方面探索一条使用集体商标融资的新路径。发挥社会智囊团的作用,通过广泛征求旅顺海带相关产业各界人士的意见,让社会的智力智慧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联合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源头治理,严把质量和品质关口,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做好监管,规范“旅顺海带”地理标志的使用和推广。
最终,为解决旅顺海带产业融资需求,中奥丰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建议藻类协会出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协会会员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并结合大连市知识产权局现有扶持政策,采取地理标志与企业商标“双质押”相结合的模式享受贴息红利。同时,携手大连银行一起探究突破业务瓶颈,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模式。这一举措,有效地推动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融合,为企业的“知产”变“资产”架设起融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