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早、聚、新、实、引”五项重点
枣庄薛城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作者:
■孙宝峰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要求,结合薛城区实际,立足工商联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突出“早、聚、新、实、引”五项重点,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截至目前,薛城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数达27家,兴村项目总数53个,兴村总数30个。其中,公益民营企业总数27个,公益兴村项目总数53个,捐赠金额8.6万元,捐物折合金额35.91万元,公益兴村总数53个。薛城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姚三石介绍,今年6月,薛城区被列入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区)。
突出“早”,高位推动谋新局。薛城区工商联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民营企业家专题座谈会,摸底数、察实情,总结“万企帮万村”经验做法,听取民企对“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召开高规格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行动。
突出“聚”,凝聚合力促发展。薛城区工商联联合有关部门、金融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各自职责,整合优势资源,引导首批15家企业和2家商会同17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为民营企业提供充足项目信息、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等,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有力推进。
突出“新”,创新模式求突破。薛城区工商联设立商会或商务专门产品展示区,探索推行“集成服务”工作模式,组建多部门为成员的“集成服务”联合工作组,通过上门服务、一站式审批、精准政策对接等形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需求,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扶贫救助、尊老敬老等活动,体现企业家温暖社会的情怀和参与社会事业的担当。整合镇街部门资源,积极开展“精准服务企业”专题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实施“精准帮扶”。
突出“实”,围绕需求抓服务。薛城区工商联成立商会法律咨询服务站,设定“律师面对面接待日”,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优化环境促发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惠企行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为企业生产研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解读,帮助企业更好捕捉商机。以商会为依托,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活动,帮助企业招贤纳士、招引项目,谱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突出“引”,党建引领促发展。薛城区工商联注重加强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把握党组织引领基层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全国“四好”商会——常庄街道商会组建党委,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书记,下设企业支部,将辖区企业汇聚在党旗下,织密“党建网”,立好“航向标”。建立“正向助力、负向督导”工作机制,向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组织党员亮身份、受教育,提升政治荣誉感,夯实企业党建基础,把好政治建设“方向盘”。充分发挥荣誉激励的指挥棒作用,薛城区委、区政府对助力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爱心人士发出感谢信,整理万洲集团董事长苏恩光典型事迹、常庄商会组织会员企业结对帮扶常庄街道吴庄村事迹,为“万企兴万村”工作提供正面典型,形成民营企业踊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