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家门口”参会收获丰硕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举行 中东欧商品采购订单预计超100亿元
作者:
■本报记者林宏伟通讯员王少波
记者从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获悉,浙商收获颇丰,喜获100亿元订单。数百位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领馆、商协会、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发展。
正值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各国携手谋发展、寻机遇尤为迫切。记者在现场发现,今年来参会的外商尤其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博览会预计到会海内外参展商超过3000家,专业采购商超10000名,观展人数超10万人次,中东欧商品采购订单超100亿元。
来自塞尔维亚First Business Association(第一商业协会)的品牌经理Ana Jovanovic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们第一次来宁波参展,总共带来30家企业。
“这次来参展的企业种类非常丰富,有食品、酒水、农产品、乳制品等等。”Ana Jovanovic介绍,明天,他们协会在宁波的办公室将正式启用,为之后与中国的合作交流提供更便捷通道。
宁波君安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汪新宇已是博览会的老朋友。“这是在家门口开展的盛会,也是我第三次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希望能扩大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汪新宇谈到,去年,宁波君安控股有限公司从波兰、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
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介绍,如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建立起50余个交流平台,覆盖商贸、经贸、科技、人文等20余个领域,“过去十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规模增长1.6倍,已突破千亿美元。”
在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看来,这场博览会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空气和水,“对匈牙利人来说,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不仅是一种表达,而且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他谈到,2022年,欧盟GDP占全球GDP比重约为17%,而中国GDP则占到18%,这也是首次中国占全球GDP比重超过欧盟,“近几年,中国在许多经济领域有着明显竞争优势,如果欧洲想要获利,我们应该争取合作替代竞争。匈牙利也在尽最大努力,树立一个好榜样。”
西雅尔多介绍,自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举办以来,匈牙利与中国贸易额持续增加,去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30亿美元,打破历史纪录,“中国已经成为匈牙利在欧洲以外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塞尔维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利也表示,如今,中国是塞尔维亚最大外国投资者。中国企业为塞尔维亚提供超过2.6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汽车行业尤为突出。2022年,有三家在当地经营的中国公司出口总额接近30亿美元,占塞尔维亚为世界出口总额的10%。除直接投资外,中国还大量支持塞尔维亚大型基础设施和交通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等,过去十年里,仅这些项目价值就接近80亿欧元。
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超常规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推动全省产业升级。鼓励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引导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做大外资增量,为全省利用外资大局多作贡献。发挥省级政策资金撬动、引导和放大作用,在市、县(市、区)承诺的财政、土地、能源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基础上额外叠加支持。不得以省级资金抵顶市、县(市、区)应承担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