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共促金价创新高
作者:
■张弛
告别年初的倒“V”型走势后,国际金价自3月初开始一路震荡上行,更在5月初创下历史新高。近日虽有所回调,但截至5月9日,国际和国内金价年内涨幅依然达10%。
我国经济稳步恢复,积压了几个季度的黄金实物需求出现大幅反弹,中国黄金协会(以下简称“中金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291.58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2.03%;同时,受外部环境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断积聚等影响,黄金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国内黄金交投持续活跃。在此背景下,A股上市金企在一季度也收获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目前,各方最关注的莫过于金价未来走向。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欧美银行业动荡、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和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大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作用不断凸显。需求方面,2023年黄金消费投资需求均可能会继续增加,全球央行持续购金行为可能成为支撑黄金需求的基石。
展望二季度,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认为,虽然二季度是黄金需求的传统淡季,但黄金实物需求在二季度的表现有可能超过往年同期。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此前被压抑的婚庆金饰需求,可能有利于黄金的整体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和金融市场风险居高不下,投资者有可能会更加关注黄金等避险资产。
金价在震荡中走强也促进了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中金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16万吨,同比增长20.72%,成交额(双边)4.84万亿元,同比增长31.10%;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2.52万吨,同比增长7.48%,成交额(双边)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4%。
同时,全球央行维持对黄金的净买入。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央行2023年一季度购金达228吨,创下了一季度历史新高。“在市场波动性和风险加剧的时期,官方大规模持续购金突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作用。”王立新表示。
对于后市,创元期货宏观金融组研究员张紫卿认为,金价回调后可能继续上涨,逻辑是美联储加息趋于尾声,由加息压制金价的因素消除;美债上限的扩大决定金价中长期价格中枢,或将利多金价;后续全球央行大概率会继续购金,对金价将形成支撑。